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4期其他

大剂量迪力(注射用肌苷冻干粉针)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为了探索大剂量肌苷对心肌疾病的治疗作用,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试用于治疗各种心脏病,经临床观察,发现其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病毒性心肌炎(VMC)、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骤停等治疗有良好疗效。1心脏骤停2例,其中1例男性,60岁,诊断为冠心病并发病窦综合征。因经济困难不同意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仅给654-......

点击显示 收起

    为了探索大剂量肌苷对心肌疾病的治疗作用,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试用于治疗各种心脏病,经临床观察,发现其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病毒性心肌炎(VMC)、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骤停等治疗有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例选择

1.1 心脏骤停2例,其中1例男性,60岁,诊断为冠心病并发病窦综合征。心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34~50次/min,并频繁出现短暂性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心律,既往有昏厥史。因经济困难不同意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仅给654-2、阿托品、心宝等对症治疗。住院期间,曾2次出现心脏骤停,均及时抢救成功。另1例为男性,68岁,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并房颤、左心衰。住院期间也突发心跳骤停,及时抢救成功。

1.2 DCM组5例均男性,年龄40~68岁。入院时均有心衰,其中2例并房颤。AMI组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3岁和81岁,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时均有严重心绞痛和心源性休克。VMC组11例:其中男1例,女10例,年龄18~35岁,入院时有胸闷、心悸、气促、头晕、乏力等1项或多项症状,ECG示ST-T改变或频繁室性、室上性早搏、个别合并有短暂室上性心动过速,并排除了其他心肺疾病。

2 治疗和观察方法

2.1 心脏骤停者在常规心肺复苏的同时应用肌苷注射液2 g直接静脉推注,隔5~10min1次,共用1~2次。VMC、DCM、AMI组在常规治疗如输氧、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或硝酸酯的基础上应用10%GS500ml加肌苷2.4g静脉滴注,1次/d,10~12天为1疗程。2例AMI未用溶栓治疗。

2.2 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和ECG、UCG改变,以注射肌苷1个疗程作统计。

3 治疗效果

3.1 2例心脏骤停病例在心脏骤停后心电监护均显示室颤,立即进行抢救复苏,经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静注肾上腺素、交替静注利多卡因和电复律、静注可拉明、碳酸氢钠等措施后,病人仍反复交替出现室扑、室颤、阵发性室上速,持续5~10min。当时考虑病人的心律失常与心肌缺氧、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有关,遂用肌苷2g直接静脉推注,经10min后,病人恢复正常窦性心率,最后心肺脑复苏成功。

3.2 DCM组4例,治疗前3例心功能为Ⅳ级,1例为2级,有严重的心衰症状、体征,治疗后心衰症状迅速改善,心功能由Ⅳ级转为Ⅱ级(见表1)。

表1 DCM疗效分析 (n=4)(略)

3.3 2例AMI入院时均有心绞痛、窦缓和低血压,治疗第2天(未用溶栓治疗)心绞痛消失,血压、心率正常、ST段恢复正常,不出现心律失常,1周后即能下床活动(见表2)。

表2 AMI疗效分析 (n=2)(略)

3.4 VMC组治疗后症状消失快、精神好,但对早搏控制不满意,尽管加用了抗心率失常药部分病人早搏仍不消失(见表3)。

表3 病毒性心肌炎疗效 (n=9)(略)

4 讨论

肌苷亦称次黄嘌呤核苷,它是体内ATP等腺嘌呤核苷酸的代谢产物。外源性肌苷进入血液后,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活化辅酶A和丙酮酸氧化酶类,使处于低能缺氧状态下的细胞继续顺利地进行代谢,并参与人体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能提高细胞内ATP水平并能转变为各种核苷酸。临床常用来治疗心脏病、肝炎、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但由于常用的剂量小,治疗效果不显著。国内外不少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大剂量肌苷每次2g或50mg/kg静注,发现肌苷对肾、肝脏缺血有显著保护作用 [1~3] ;对体外循环中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4] ;能增加正常心肌和缺氧心肌的收缩功能;能舒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使心肌的血流改善和后负荷减轻,提高心脏工作性能而表现强心作用,可使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病人的左室功能改善。此外肌苷能使心肌的传导性增高和不应期延长,可阻断兴奋折返,有防止折返型心律失常的作用 [5] 。肌苷尚能对抗哇巴因、氯化钡、乌头碱等多种药物诱发的动物性心律失常。

本文各组病例用大剂量肌苷静滴或静注并辅以对症治疗后,疗效显著,比较突出的是症状消失快,精神、食欲、心功能恢复快。2例AMI病人经入院处理后,心绞痛很快停止,血压、脉搏平稳,不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治疗的第2天复查心电图发现原来抬高ST段已降至基线,3例心跳骤停病人经静注肌苷后原来紊乱心律很快转为正常心律。疗效观察结果与上述肌苷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基本相符。

肌苷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它增加心肌细胞内ATP含量有关,因为肌苷可能通过嘌呤再利用途径而增加心肌细胞内ATP的合成。但可引起血尿酸暂时性升高,本组曾抽查10例病人血尿酸浓度平均为416μmol/L,(295~545μmol/L),稍为升高。因尿酸有抗氧自由基作用,暂时升高可不处理,若长期明显升高可加用别嘌醇治疗。

肌苷属心肌营养药,和其他心肌营养药相比,其优点是价格便宜,使用安全,临床应用时加大剂量,能起到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徐华南,李汉俊.肌苷在严重肾损伤手术中的应用.创伤杂志,1987,3(3):141~142.

2 张国新,陈汉,李荷.肌苷保护肝脏热缺血的临床前瞻性研究.天津医药,1988,10:616.

3 张国新,王丙辰,周振波,等.肌苷对犬肝热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86,3(1):22.

4 马青,余志豪,喻田,等.肌苷对体外循环中缺血心肌的保护效果.中华麻醉学杂志,1989,9(6):326.

5 朱平军,李震元,俞德章.肌苷对缺氧心肌跨膜电位和收缩强度的影响.肌苷使心肌动作电位时间延长,改善心肌跨膜电位和增强心肌收缩的作用.生理学报,1987,39(4):343.

作者单位: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作者: 杨思静 2005-8-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