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4期其他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热喘)56例临床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热喘)的疗效。方法将112例小儿哮喘门诊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停用止咳平喘药改用桑白皮汤加减汤剂口服。结果2组治愈率无差异,但治疗组在症状和体征消失的平均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热喘)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小儿哮喘门诊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停用止咳平喘药改用桑白皮汤加减汤剂口服。结果 2组治愈率无差异,但治疗组在症状和体征消失的平均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起效快,疗效好,疗程短。

关键词 小儿哮喘 中西医结合治疗

哮喘简称“哮证”,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发作性哮鸣、气喘、伴有痰声为特征。本病包括西医学所称的儿童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及喘憋性肺炎等。笔者于2000年3月~2001年4月采用桑白皮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小儿哮喘(热喘)56例,疗效满意,并与西药综合治疗的56例进行对照,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儿,全部符合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中小儿哮喘(发作期)的诊断标准 [1]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5个月~11岁;平均病程3.16天。对照组56例,其中男41例,女12例;年龄5.7个月~10岁;平均病程3.23天。

其中症状与体征分布见表1。

表1 2组症状和体征分布 (例)(略)

1.2 中医辨证哮喘(热喘)临床症状 咳嗽气喘,喉间哮吼痰鸣,吐痰黄稠,胸膈满闷,可有身热,咽红口干,舌质红,苔黄微腻,脉滑数。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西医治疗:(1)止咳平喘药:氨茶碱、复方氯喘片等。(2)抗组胺药:赛庚啶、酮替芬等。(3)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等。(4)抗病毒:病毒唑等。(5)必要时吸氧和雾化吸入治疗。

2.2 治疗组 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停用止咳平喘西药加用桑白皮汤加减口服。基本方:桑白皮9g,姜半夏6g,苏子6g,杏仁6g,黄芩3g,山栀1.5g,象贝母9g,鱼腥草12g,炙麻黄6g,生甘草3g。痰多者加天竺黄、竹沥;便秘者加全瓜蒌、生大黄;热重者加生石膏;哮喘重者加射干、葶苈子。煎汤口服,每日2次,<3岁每次30~50ml;3~6岁每次80ml;>6岁每次100ml。两组均以3天为1个疗程。

2.3 观察方法 通过对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案在治疗后的疗效以及哮喘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在起效时间、疗程和疗效上的优势。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1)主要症状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哮鸣音轻度者。显效: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哮鸣音明显减轻。有效:症状有所好转,肺部哮鸣音减轻。无效:症状及哮鸣音无改变,或减轻不明显,以及症状及哮鸣音加重者。(2)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标准:喘息:静坐感觉明显,不能平卧6分;感觉较频繁,但不影响睡眠,动则加重4分;偶有发作,不影响睡眠和休息2分;无喘息0分。咳嗽:昼夜咳嗽频繁或阵咳,影响休息和睡眠6分;频繁咳嗽,但不影响睡眠4分;间断咳嗽,程度轻微2分;无咳嗽0分。咯痰:痰多,喉间痰声漉漉6分;有痰,时有喉间痰鸣4分;少痰2分;无痰0分。胸膈满闷:感觉明显,不能平卧6分;感觉较频繁,但不影响睡眠4分;偶有发作,但不影响休息和活动2分;无胸膈满闷感觉0分。哮鸣 音:满布6分;散在4分;偶闻,或在咳嗽、深快呼吸后出现2分;无哮鸣音0分。(3)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3.2 治疗结果 (1)疾病疗效判定:症状包括咳嗽、喘息、胸膈满闷、咯痰、哮鸣音。经治疗3天后,治疗组56例中:咳嗽56例,治愈34例、显效20例、有效2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喘息56例,治愈40例、显效15例、有效1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胸膈满闷22例,治愈22例,有效率100%;咯痰42例,治愈25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哮鸣音56例,治愈33例、显效19例、有效4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对照组56例中:咳嗽56例,治愈31例、显效22例、有效3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喘息56例,治愈41例、显效14例、有效1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胸膈满闷19例,治愈19例,有效率100%;咯痰40例,治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97.5%;哮鸣音56例,治愈37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2)治疗组和对照组共112例,治疗组治愈56例,治愈率100%,对照组56例,治愈55例,治愈率98.12%(P>0.05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3)两组在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的平均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平均天数比较 (X±s,天)(略)

从表1可以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咳嗽气喘、哮鸣音、干罗音和湿罗音消失平均时间上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1),显示治疗组对小儿哮喘的治疗起效快,疗效好,疗程短。

4 讨论

小儿哮喘的发病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内因责于伏痰,外因责于六淫之邪、鱼腥发物、接触异气异味以及情绪激动和活动过度都可诱发。哮喘发作乃是外因诱发,触动伏痰,痰随气升,气随痰阻,痰气搏击,阻塞气道,肺失肃降,气逆而上所致。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发作期拟宣肺止咳化痰平喘为先,故以桑白皮汤化裁。方中桑白皮长于泻肺中之热,为泻肺清热之品;苏子擅长降气消痰、止咳平喘主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姜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炙麻黄、杏仁宣肺降气,止咳平喘;黄芩、山栀、鱼腥草清泻肺热解毒;象贝母清热化痰散结;生甘草清热解毒,润肺祛痰而止咳平喘。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 [3] 桑白皮具有镇咳作用;黄芩煎剂具有抗病毒作用,其有效成分黄芩素、黄芩甙及汉黄芩素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麻黄能间接发挥肾上腺素的作用, 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较肾上腺素弱但持久;麻黄水提物具有镇咳祛痰作用,并能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小剂量杏仁有镇静呼吸中枢的作用,显示镇咳平喘的功效;鱼腥草所含的非挥发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4] ,呼吸道病毒感染在各个年龄组病人中都是诱发喘息的常见原因,无论是既往从未出现过喘息的婴儿和小年龄儿,还是已确诊为哮喘的个体中,病毒感染都是喘息发作的常见病因,它们诱发过度的炎症反应直接导致气道阻塞,或在易感个体中增强过敏反应,或者改变机体对环境过敏原的免疫反应性。

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在降低西药毒副作用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强调中药在个体治疗上的差异性,其次通过中药的抗病毒作用,从源头阻断病毒诱导产生过敏介质,有效地控制喘息的发作,因此临床体现治疗起效快,症状和体征的消失平均时间比单纯西医治疗快,有效地缩短了病程。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也体现了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标本兼顾,临床运用取得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明岛.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165-16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7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5.

4 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1994,673; 675; 781; 907; 1139; 1577.

作者单位: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

作者: 史竞懿 2005-8-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