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6期临床医学

变态反应性疾病抗原皮试及脱敏治疗的临床研究(附2260例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变态反应性疾病抗原皮试/脱敏治疗的结果/效果。方法对符合本观察入选标准的226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和变态反应可能性较大的其它疾病进行变态反应抗原皮肤试验,并对其中结果阳性的2229例进行脱敏治疗。1个疗程脱敏治疗完成后(约3~6个月)停止脱敏注射液注射、复查抗原皮试结果、评价疗效。皮试时出现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变态反应性疾病抗原皮试/脱敏治疗的结果/效果。方法 对符合本观察入选标准的226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和变态反应可能性较大的其它疾病进行变态反应抗原皮肤试验,并对其中结果阳性的2229例进行脱敏治疗;1个疗程脱敏治疗完成后(约3~6个月)停止脱敏注射液注射、复查抗原皮试结果、评价疗效。结果 (1)2260例皮试者中,女占51.77%,21~50岁为发病高峰;皮试时出现全身不良反应者9例(0.4%),(2)脱敏治疗的总有效率73.3%~93.0%;出现不良反应者17例(0.76%);遵嘱完成1疗程脱敏治疗者2094例(93.94%);治疗结束后追踪观察6个月~13年,病情反复甚或加重者457例(20.55%)。结论 变态反应抗原皮试/脱敏治疗为目前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及(或)病因不明、临床考虑变态反应可能性较大的其它疾病最为安全、有效且病人依从性良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为观察变态反应性疾病抗原皮试及脱敏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笔者于2000年1月~2004年4月对2260例变态
反应性疾病及(或)与变态反应有关的患者进行了变态反应特异性抗原检查之一———皮内试验(以下简称“皮试”),并对其中组胺阳性的2229例患者(占98.63%)进行脱敏治疗,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2260例患者均为2000年1月~2004年4月我科的门诊或住院病人,其中男1090例(48.23%),女1170例(51.77%);年龄3~75岁,其中10岁以下130例(5.75%),11~20岁332例(14.69%),21~50岁1683例(74.45%),50岁以上115例(5.1%)。初诊病人1654例(73.19%),有个人过敏史939例(41.55%),有家族过敏史675例(29.87%)。孕妇11例,哺乳期妇女9例。
   
  1.2 临床类型 详见表1。为方便描述,笔者将临床类型分为4类:A:简称五官过敏类,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B:简称呼吸系统过敏类,包括过敏性哮喘及喘息型支气管炎等。C:简称皮肤过敏类,包括荨麻疹、接触性皮炎、湿疹等皮肤过敏及(或)或病因不明、临床以变态反应可能性大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疾患。D:简称粘膜/腺体/组织过敏类,包括非细菌性慢性病前列腺炎、浆细胞外阴炎、浆细胞龟头炎、尿道刺激症、复发性口疮、非细胞性尿道炎、剥脱性唇炎等过敏性或病因不明、临床考虑以变态反应可能性较大的粘膜及腺
体或其他组织的疾患。
     
  2260例病人中,同时患有2种以上变态反应性疾病或与变态反应有关的其他疾病者323例(14.27%)。

  2 方法
   
  2.1 皮试操作方法/结果判定标准 参照有关文献 [1]  。

  2.2 皮试及脱敏材料 抗原:由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变态反应科提供;抗原溶媒:由山西太原制药厂提供。
   
  2.3 脱敏治疗方法 对接受变态反应抗原皮试的2260例病人中组胺皮试结果阳性的2229例患者进行特异性、专科性、规范性脱敏治疗:(1)对吸入组及/或细菌组抗原呈阳性反应者,采用相应的及/或相近的吸入组及/或细菌组抗原作脱敏治疗;(2)对食物组抗原阳性反应者,在脱敏治疗期间,对相应的及/相近的食物品种采用避免法;(3)对本观察患者除采用其阳性反应的吸入组、细菌组抗原作脱敏治疗外,对组胺皮试结果0.5cm×0.5cm及以上者,更由稀至浓分别在吸入组抗原中加入0.00001、0.0001、0.001、0.01、0.1mg/ml磷酸组胺以加强疗效;(4)对于炎症性疾病患者,病情轻者按抗原皮试结果配制细菌组脱敏液;而对病情重者,即使细菌组抗原皮试阴性亦给予“细混”脱敏液或根据炎症病灶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配制脱敏液;(5)维持治疗期间的脱敏液浓度:吸入组为1∶100,细菌组为1∶1000,一般每周皮下注射2次,每次0.5ml,若效果仍不满意,则加大每次注射量为0.6~1.0ml不等。如此注射完3瓶维持量脱敏液(10ml/瓶)后,视情况停止注射,或改为每周皮下注射维持量1次,每次0.5~1.0ml共10ml。

  表1 临床类型 例(%)(略)
   
  脱敏治疗期间,为避免抑制体内某些抗体形成,原则上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病情需要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可能需要调整脱敏治疗计划);1个疗程脱敏治疗完成后(约3个半月~6个月)停止脱敏液注射、复查抗原皮试结果、疗效评价;对所有接受脱敏治疗的2229例患者均追踪观察至少6个月。
   
  2.4 脱敏治疗疗效标准 参照《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 [2]  。

  3 结果
   
  3.1 抗原皮试结果 2260例接受变态反应抗原皮试病人中,抗原皮试阳性率92.04%(2080/2260),每例患者可同时对吸入组、细菌组、食物组三组中多种抗原呈阳性反应(+~++++),详见表2~4。
   
  表2 吸入组抗原皮试阳性率(略)
   
  表3 细菌组抗原皮试阳性率(略)
   
  表4 食物组抗原皮试阳性率(略)
   
    3.2 脱敏治疗疗效分析 2229例接受脱敏治疗的各种临床类型的患者中,脱敏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类疾病总有效率92.96%(66/71,显效26例,有效40例);B类疾病总有效率90.29%(158/175,显效107例,有效51例);C类疾病总有效率84.43%(1329/1574,显效649例,有效680例);D类疾病总有效率为73.65%(299/406,显效343例,有效63例)。
   
  3.3 不良反应
   
  3.3.1 抗原皮试不良反应 2260例皮试者中,皮试时出现全身不良反应者9例(0.4%),其中颜面或全身皮肤瘙痒7例,胸闷1例,头晕1例,情况不严重,不需处理,无1例因不良反应而退出检查。
   
  3.3.2 脱敏治疗不良反应 2229例接受脱敏治疗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者17例(0.75%),其中局部瘙痒5例、红肿3例、瘀斑7例、硬结2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并无影响治疗。
   
  3.4 病人依从性分析 遵医嘱按时按量完成1个疗程脱敏治疗(一般需时3个半月~6个月)者2094例(93.94%),病人依从性良好。
   
  3.5 随访结果 对所有接受脱敏治疗的2229例患者均在治疗结束后追踪观察至少6个月(最长者达13年),其中出现病情反复、甚至加重者457例(20.55%)。
   
  4 讨论

  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而在许多病因不明的疾病中,变态反应是可能病因之一。在我科检查的2260例各种临床类型的患者,变态反应抗原皮试阳性率92.04%(2080/2260);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除对已知的变态反应疾病进行皮试外,对一些病因不明或常规治疗效果不满意的病例,亦应考虑进行抗原检查。
     
  本文结果表明本地区最常见的抗原是吸入组:螨虫、野苋菜花粉、蜜蜂;细菌组: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食物组:虾、蟹、芝麻,其结果与多种文献报道有所差异 [3]  。  2229例接受脱敏治疗的各种临床类型之患者的总有效率73.84%~92.96%、不良反应出现率0.76%,结束后追踪观察6个月~13年的复发率20.55%,说明变态反应抗原特异性脱敏治疗是目前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及/或并不属于变态反应疾病范畴且病因不明、临床考虑变态反应可能性大的其他疾病、其他疗法不满意且抗原皮试阳性的疾患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并不属于变态反应疾病范畴,病因目前尚未明了,但临床考虑以变态反应可能性大,其他疗法不满意,抗原皮试阳性的疾患,单用或配合脱敏治疗不失为一种有积极意义的临床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叶世泰.内科讲座,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7.

  2 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121.
   
  3 李卫红,徐绍东.中国临床医学,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199.  

  作者单位:525400广东省电白县人民医院皮肤科

作者: 唐菲菲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