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6期临床医学

颈椎前路手术梯形植骨的临床应用与随访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梯形状植骨在颈椎前路减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自1996年4月~2003年10月采用自体髂骨制成梯形状骨块用于颈前路减压术共30例,其中单间隙减压22例,多间隙减压8例,颈椎外伤1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6例,脊髓型颈椎病1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2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临床平均2年的随访,无1例出现植骨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梯形状植骨在颈椎前路减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自1996年4月~2003年10月采用自体髂骨制成梯形状骨块用于颈前路减压术共30例,其中单间隙减压22例,多间隙减压8例,颈椎外伤1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6例,脊髓型颈椎病1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2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临床平均2年的随访,无1例出现植骨块的松动、滑移及骨不愈合,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曲线的恢复均较满意。结论 梯形状植骨增加了植骨区域骨与骨之间的接触面,提高了骨性融合率,其梯形柄部的皮质骨在支撑、稳定及防止椎间隙的塌陷方面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颈椎外形、颈椎间盘突出症、脊髓型颈椎病及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等常需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及融合术,减压后的植骨方法较多。为了提高植骨的融合及稳定性,我们自1996年以来采取了梯形植骨的方法,共30例,经临床随访,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9~70岁,平均41.5岁。其中颈3、4间隙7例,颈5、6间隙13例,颈6、7间隙2例,颈3、4、5间隙3例,颈4、5、6间隙5例。颈椎外伤1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6例,脊髓型颈椎病1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2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害症状,其中3例为全瘫。

    1.2 手术及植骨的方法 采用全麻或高位颈丛麻醉,颈前斜行切口入路,术中C型臂X线定位,根据病变节段及病理状况,确定做相邻节段或多节段的椎体次全切除,同时使用椎体撑开器撑开椎间隙,直视下做后纵韧带切除术,直至暴露出硬脊膜。在需植骨的相邻椎体,上位椎体在椎体的下缘,下位椎体在椎体的上缘,(约占椎体上下径的1/3处)用磨钻打磨出台阶状,用骨蜡均匀涂在松质骨的渗血区,止血,测量所需植骨的长、宽度,然后取自体髂骨用骨刀或磨钻将植骨块制成梯形状,其“”形的两柄紧贴在上述相邻椎体的下、上缘,轻轻打入植骨块,使之与相邻椎体的前缘平行。常规方法闭合切口,放置引流条,对于多间隙的椎体次全切除,采用了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6例。

    1.3 术后效果及随访 术后有2例出现喉返神经牵拉伤,短时间性的声音嘶哑,1例出现切口下缘的浅部感染,无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半年~3年,平均2年,植骨块无脱落,随访患者均拍摄颈椎正侧位及屈、伸侧位片,一般在术后3~5个月内获得骨性融合。JOA评分:(术前3例全瘫无改善者除外)术前平均为10.30分,术后平均为14.50分,有明显提高(P<0.05)。

  2 讨论

    2.1 梯形植骨的优越性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临床上应用较普遍,传统的植骨方法临床上以Smith-Robinson的三面皮质骨的方形植骨法和Cloward的圆柱状植骨法较为常用 [1]  ,但临床随访仍可见植骨块的脱出,植骨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 [2]  。我们采用的梯形状骨块,既增加了骨与骨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融合率,又通过其“”形柄部的皮    质骨支撑起到了早期稳定、中期减少或避免了椎间隙塌陷 的作用。本组通过随访,30例全部骨性融合,未出现植骨块的前后滑移及脱出。对于单间隙的减压我们认为应首选此方法的植骨。

    2.2 关于椎间隙高度恢复的随访及使用内固定的问题 恢复椎间隙的高度是颈椎前路减压术疗效评价的主要条件之一,恢复椎间隙的高度有助于恢复颈椎的生物力学性能,减少因力学性能改变造成退变加速等不良后果。所以对术后椎间隙高度的测量及随访,有助于对植骨方法及术式的选择。本组病人术前、术后及随访半年时间内的X线摄片,要求基本条件相同,包括摄片距离、角度及曝光条件。主要以侧位片为基准,测量行减压施术间隙上位椎体前、后上角至下位椎体的前、后下角,并得出每例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比值,单间隙减压组平均减少1.15mm,多间隙减压组平均减少1.65mm,表明了单间隙减压术后梯形植骨愈合后,对椎间隙的高度恢复影响不大。本组多间隙减压共8例,早期的2例我们仅作梯形植骨,在随访过程中,其椎间隙的高度丢失较明显,达到了2.1mm,同时其颈椎的生理前曲也不甚满意。有研究证实,如果手术后椎间隙高度恢复小于2mm,容易导致肩颈部的轴位综合征 [3]  ,所以我们开始重视了这一问题,对于多间隙减压植骨后,采用了AO的自锁钛板内固定,明显减少了椎间隙高度的丢失。

    因而,我们认为:梯形植骨的方法在颈前路减压术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针对多间隙的减压植骨后,我们建议使用自锁钢板内固定比较合适。

  参考文献
    
  1 焦天仓,任先军.颈椎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研究进展.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1:49.

        2 赵定麟.脊柱外科学,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6,298-300.

        3 Kawakami M,Tamaki T,Yoshida M,et al.Axial symptoms and Cervical alignments after cervical anterior spind f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ervical myelopathy,J spinal Pisord,1999,12:50-56.
     

  作者单位:232001安徽淮南第三矿工医院骨科

作者: 林成君 胡红耘 汪俊平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