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6期病例报告

马拉色菌毛囊炎误诊1例

来源:INTERNET
摘要:自述2周前,在上胸、背部、双肩、及上臂外侧陆续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淡红色皮疹,自觉轻微瘙痒,在当地诊所按“过敏”给予扑尔敏等治疗,效果不佳。后到某医院诊治,被诊断为“痤疮”,予四环素、VitB6、强的松等内服,外擦硫磺霜,经治疗10天未见效反而皮损扩大,症状加重,于9月25来我科就诊。诊断为播散性马拉色菌......

点击显示 收起

   患者,男,21岁,学生。因上胸、肩、背、上臂外侧起皮疹伴瘙痒2周,加重出现皮损范围扩大、瘙痒加重伴烧灼感、刺激2天来诊。自述2周前,在上胸、背部、双肩、及上臂外侧陆续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淡红色皮疹,自觉轻微瘙痒,在当地诊所按“过敏”给予扑尔敏等治疗,效果不佳。后到某医院诊治,被诊断为“痤疮”,予四环素、Vit B 6 、强的松等内服,外擦硫磺霜,经治疗10天未见效反而皮损扩大,症状加重,于9月25来我科就诊。查体: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情况:颈肩、上臂外侧、胸背及腰腹部可见数百个半球形、圆顶、淡红色、直径2~4mm、散在、对称分布的毛囊性丘疹,质地稍硬,间有小脓疱,皮损密集但不融合,头及颜面部未见皮损。自觉瘙痒、烧灼感、刺痛。直接镜检:取典型皮损内毛囊角栓,10%KOH涂片,可见成堆圆形至卵圆型无色透明厚壁孢子,未见菌丝。诊断为播散性马拉色菌毛囊炎。给予斯皮仁诺(伊曲康唑)内服,200mg/d,连服7天;同时给予1%克霉唑霜外涂,2~3次/d,连用4周,患者痊愈。
    
  讨论:马拉色菌毛囊炎也称为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炎性病变。虽然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皮疹特点、症状及临床经过均不同于寻常痤疮,但对于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早期不典型皮损,易发生混淆,因此,在临床上应注意二者的鉴别。寻常痤疮皮损范围一般比较局限,多发生在颜面部,少部分可发生在上胸及肩部,皮损为粉刺、毛囊性炎性丘疹、脓疱和结节等多形皮损并存,质地仅能触及,触之较柔软,多无自觉症状,四环素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有良效。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皮损及形态较为单一,为粟粒至绿豆大小半球形圆顶丘疹,有时可间杂有小脓疱,质地中等硬度,自觉刺痒,可有烧灼感和刺痛,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甚至加重,抗真菌药治疗有特效。故凡在临床上遇到类似于结节性粉刺的皮损,当皮损直径较大且形状为圆顶性毛囊性丘疹时,如伴有明显瘙痒、刺痛等自觉症状,应用抗生素等抗炎治疗无效甚至加重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以免延误治疗时机,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

  作者单位:253200山东省夏津县卫生防疫站

作者: 李政 刘玉奎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