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7期医学影像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诊断和临床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表现并和临床症状相结合,评价CT在DA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117例DAI病例的CT资料,并与临床症状相对照。结论脑CT扫描是临床诊断DAI的有力依据。关键词轴索损伤脑肿胀CT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病情严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已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表现并和临床症状相结合,评价CT在DAI诊断中的价值。进一步加强对DAI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117例DAI病例的CT资料,并与临床症状相对照。结果 101例脑质中见到一个或数个点状出血灶,其中大脑半球45例,胼胝体11例,脑干28例,小脑9例,脑室8例,16例未见明确出血灶,102例出现弥漫性脑肿胀。结论 脑CT扫描是临床诊断DAI的有力依据。关键词 轴索损伤 脑肿胀 CT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病情严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已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 [1]  。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争取早期CT扫描,为临床诊断DAI提供有力依据相当重要。笔者回顾分析了1995~2003年来我院确诊的117例DAI患者的CT资料,并与临床症状加以对照,以期进一步提高对DAI的认识。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7例患者中,男86例,女31例;年龄16~72岁,平均42.3岁。其中车祸致伤87例,高处坠落伤30例。伤后立即昏迷76例,烦躁41例。GCS计分39分,其中3分26例,5分48例,7分38例,9分5例。死亡46例。

    1.2 扫描方法 Hispeed CT/i CT机,扫描基线听眦线,层厚5~10mm,层距10mm。重症患者颅底加扫3~5mm薄层扫描。1.3 DAI临床诊断标准 (1)有确切外伤史;(2)伤后立即出现昏迷,呈持续状态;(3)有瞳孔、眼球位置的改变;(4)CT、MRI发现胼胝体、脑干、基底节、大脑半球皮质髓质交界区、小脑、脑室等部位出血灶(通常直径<20mm)或非出血性损伤,或有弥漫性脑肿胀改变;(5)颅内压增高的程度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6)CT无明显改变而临床表现重;(7)尸检或手术活检病理发现轴索损伤证据;(8)创伤恢复后期出现弥漫性脑萎缩的CT/MRI表现,伴有较多神经废损后遗症;(9)不排除同时伴有其他类型颅脑损伤。

    2 结果

CT发现有出血灶者101例,部位分布依次为:大脑皮质髓质交界处45例,脑干28例,胼胝体11例,小脑9例,脑室8例。45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伴有脑挫裂伤。16例首次CT未见明确出血灶。102例有脑肿胀表现,其中侧脑室受压体积变小95例,三脑室受压体积变小35例,环池受压体积变小38例。

    3 讨论

  在脑外伤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近年来越来越多,以交通事故的比重最高,在临床上占原发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的20%。该类患者临床表现严重,往往易被诊断为脑干损伤,广泛脑挫裂伤。由于该病在临床上仍没有直接诊断的方法,只有组织学检查才能最后确诊,所以临床较易误诊和漏诊。目前对于DAI发病机制的认识基本一致,即由于外伤使颅脑产生旋转加速度和(或)角加速度,使脑组织内部易发生剪力作用,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损伤 [2]  。而白质和灰质交界处,两大脑半球之间的胼胝体以及脑干头端则是剪应力作用下的易损区。

  对于DAI的诊断各家说并不完全一致,较公认的DAI的CT诊断标准为:大脑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基底节内囊区域、胼胝体、脑干、脑室或小脑的一个或多个点状及灶性高密度影,或CT仅提示为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和(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患者呈重型脑损伤表现。

    通过本组病例笔者总结以下几点:(1)车祸致伤较多,对严重车祸伤者要警惕DAI存在;(2)受伤当时CT检查往 往正常或仅轻微脑肿胀表现,但临床出现昏迷,表现较重,即CT表现与临床表现的矛盾;(3)受伤部位和对冲部位并未出现血肿,却在皮髓质交界处出现多发小点状出血,出血范围一般小于2cm,即受伤部位和出血部位的矛盾,此点可作为DAI与普通脑挫裂伤的鉴别点;(4)累及脑干者较多,部分患者有颅内高压征象,但很少表现为Cushing反应,反而常出现呼吸心率增快,血压变化等生命体征的改变;(5)出血灶多发、细小,均不构成血肿,中线多无偏移,弥漫性脑肿胀多见;(6)患者病程较长,且预后差,常导致弥漫性脑萎缩;(7)伴有血肿者,及时清除血肿后意识也不恢复;(8)16例患者伤后首次CT表现基本正常,12~24h复查脑CT均出现局限或弥漫性脑肿胀表现,其中4例出现大脑皮髓质交界区小点状出血,4例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故首次CT检查正常者并不能排除DAI,对临床高度怀疑DAI者要行动态CT扫描或做MRI扫描。MRI在诊断非出血性DAI及观察CT可能漏诊的小出血灶方面有明显优势 [3,4]  。(9)死亡病例中环池受压体积缩小30例,说明环池受压直接反映颅内压增高的程度,受压明显者死亡率高,与文献报道一致 [5]  。总之,DAI诊断需要临床表现与CT表现相结合,CT为DAI诊断提供有力证据,特别是动态CT扫描,对于我们及时发现病灶和判断预后有较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世勇,郭天德,赖清泉,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6):415.

    2 Adams JH,Graham DI,Murray LS,et al.Diffuse axonal injury due to nonmissile head injury in human:an analysis of45cases.Ann Neurol,1982,12:557.

    3 郭会利,张敏,李树新,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诊断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4):270-273.

    4 杨贵昌,李文进,周平,等.MRI诊断非出血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1(4):273-274.

    5 徐方元.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诊断价值.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5):387-388.

  作者单位:214000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 陆风旗 缪亦锋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