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7期经验交流

单次口服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初步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单剂量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共选入4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处理,房颤心率150次/min时加用硫氮唑酮,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普罗帕酮450~600mg顿服。结论单次口服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确定,只要恰当选择适......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剂量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共选入4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处理,房颤心率>150次/min时加用硫氮唑酮,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普罗帕酮450~600mg顿服。两组病人均行心电监护,随时记录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与对照组转为窦性心律的例数及百分比分别为21例、8例及71.4%、40%,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单次口服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确定,只要恰当选择适应证是安全可靠的。对于并非频繁发作的患者,即可减少长期服药的痛苦与副作用,又可减少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同时避免药品的浪费。

  关键词 普罗帕酮 阵发性心房颤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下称阵发性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房颤时可使心输出量减少15%左右且反复发作,常导致病人的各种不适,如心悸,胸闷,头昏。合并严重心脏病者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心绞痛。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方法颇多,本文旨在对单次口服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可行性及完全性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者均为2001年1月~2002年4月间住院病人,心电图证实为房颤,既往病史提示房颤但发作并不频繁,部分为初次发作。房颤持续时间介于2h到7天之间,剔除病窦、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Ⅲ级以上、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入选共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6岁,对 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62±8岁。
   
  1.2 方法 两组病人均根据病因对症处理,如活血化瘀,扩血管,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房颤心室率大于150次/min者临时静脉加用硫氮唑酮以减慢心室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单次口服普罗帕酮(上海东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50~600mg(一般为450mg,体表面积过大者可加至600mg)。
   
  1.3 临床观察 所有入选者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脂、空腹血糖、肝肾功能检查,入CCU持续心电监护24h,随时记录转复为窦性心律及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

  2 结果

  2.1 两组24h内转复窦律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24h内转复窦律比较 (略)
   
  注:与对照组相比,ˇP<0.01,两组转复窦性心律有明显差异,提示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疗效明显。

  2.2 毒副作用 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2例,最慢心率40次/min,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P-R间期0.24s,病人无不适,未作特殊处理,均在2h内恢复正常。恶心、呕吐3例,经对症处理症状消失,未见严重心律失常及低血压。也未见心衰加重及肝肾功能损害。
   
  3 讨论

  心房纤颤的发病率很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基础心脏病的进展而升高 [1]  。据报道 [2]  65岁的人约4%发生心房颤动,至75岁百分比增至15%。由阵发性房颤发作引起的临床症状颇多,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同时,由于心房纤颤时心房不应期的改变,几小时内即可发生心电生理重构,进而更易诱发房颤,甚至持续房颤及慢房颤,使患者药物和电复律效果欠佳,复律后窦性心律难以维持。因此,对持续时间>2h的阵发性房颤尽快转为窦性心律,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长期预后尤为重要。临床上有一部分病人发生1次房颤后往往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实不少患者房颤发作并不频繁,数周甚至数月1次,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及医疗资源浪费,且药物的毒副作用必然显现。近年来单次口服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房颤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和兴趣。Capucci等报道 [3,4]  ,口服负荷量普罗帕酮450~600mg,3h内阵发性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西地兰0.75mg~1mg静脉注射组和西地兰0.75mg~1mg加奎尼丁1100mg组,且副作用小。本文以单剂量普罗帕酮转复28例阵发性房颤总有效率71.4%。明显优于对照组(40%),与文献报道 [5]  62.8%~82.4%相似,无严重毒副作用发生。因此,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单次大剂量口服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本文3例患者均反复2次同样方法转复成功。若指导患者在非住院情况下口服单剂量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房颤,可大大减少患者的住院次数及医疗费用。 Biffi等研究发现 [6]  ,异丙肾上腺素使阵发性房颤的波间期均值(MFF)及R-R进一步缩短,而普罗帕酮使MFF、R-R延长,可能是其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机制,但MFF延长,可加速房室传导形成快速心室率的房扑和房速,且为肾素依赖型。所以口服单剂量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房颤时,必须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在心电监护下进行,以防因MFF延长引起的肾素依赖型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综上所述,口服单剂量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疗效肯定,服药简便,安全可行,可大大减少病人住院次数、医疗费用、药源浪费,免除患者长期服药之苦。同时可改善患者短期及长期预后,不失为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的良好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我们观察的例数尚少,对心功能Ⅲ级以上者,是否可在用强心剂的同时使用该方法转复阵发性房颤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Ymashiea T,Murakawa Y,Hayami N,et al.Relation between aging and circadion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AM J Cardiol,1998,82:1364.

  2 Eiekowiez ND,Ann Inten Med,1999,131:537.
   
  3 Capucci A,Villani GQ,Aschieri D,et al.Safeey of oral propafenone in the conversion of recent 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to sinus rhythm:a prospective parallol place Bocontrolled multicentre sendy.Int J Cardiol,1999,28,68(2):187.
   
  4 Capucci A,Borianl G,Rubino G,et al.A controlled stady on oral propafenonl Varsus digoxin plas quinidinl in vonverting recent onset artiˉol fibrillation to sinus rhyten.Cordiol,1994,43:305.
   
  5 高鑫,谭慧琼,李卫,等.普罗帕酮治疗心房颤动的Meta分析,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001,15(2):85.
   
  6 Biffi M,Boriani G,Bronzetti G,et al.Electrophysiological effects fleˉcainide and propafenone on atriol fibrillation cycle and relation with arˉrhythmia terminution.Heart,1999,82(2):176.
    

  作者单位:200040上海市华东医院老年病研究所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 傅蕾 李秀芝 楼丽娜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