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8期经验交流

干扰素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10%~30%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治疗十分棘手。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良好疗效。借鉴其经验,我科于2001年11月~2003年10月应用干扰素治疗CITP患者21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10%~30%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治疗十分棘手。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良好疗效。借鉴其经验,我科于2001年11月~2003年10月应用干扰素治疗CITP患者21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符合1994年第五届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修正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例,女15例;年龄14~75岁,平均30岁;病程1.5~8.0年,平均3.5年。均曾用强的松治疗6周以上,13例用过长春新碱,7例用过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5例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2例用过达那唑。治疗前血小板平均12.1(2~27)×10 9 /L,皮肤均有广泛瘀点瘀斑,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12例,鼻出血、牙龈出血8例,口腔粘膜血泡7例,血尿3例,消化道出血2例。

  1.2 方法 (1)采用安徽安科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安达芬(α-2b干扰素)300万IU/次,皮下注射,每天1次,共12天为1个疗程,之后300万IU,皮下注射,每周2次,维持1个月以上。

  1.3 实验室检查 21例患者均做血小板计数,PAIgG测定,常规骨髓细胞涂片计数,检测T细胞亚群,肝、肾功能。

  1.4 疗效标准 显效:血小板恢复正常,无出血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维持2年以上无复发者为基本治愈;良效:血小板升至50×10 9 /L,或较原水平上升30×10 9 /以上,无或基本无出血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进步:血小板有所小升,出血症状改善,持续2周以上;无效: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无改善或恶化。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21例中显效6例(28.57%),良效8例(38.09%),进步4例(19.04%),无效3例,总有效率85.71%。18例有效病例中血小板在用药7~10天后开始上升,外周血小板上升高峰所需时间12~22天,平均17天。血小板最高276×10 9 /L,临床出血缓解时间7~11天,平均8.5天。骨髓涂片巨核细胞由237~65个/片,降至治疗后的165~42个/片,产板型巨核细胞由0%~3.5%升至治疗后的2.1%~32%。PAIgG平均15天后下降。肝、肾功能治疗前后均正常,T细胞亚群治疗前后无特殊改变。

  2.2 副作用 21例中,15例有轻度全身倦怠感,未作特殊处理完成疗程;6例出现短暂发热,经处理后体温正常,且全部完成治疗。对副作用患者均能耐受,全部完成治疗疗程。

  3 讨论  

  干扰素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几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20世纪80年代末期Proctor首次报告使 用重组α-干扰素治疗成人难治性ITP有效。之后他又总结了33例TIP患者应用α-干扰素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总有效率69%。1996年7月美国血液学会专家小组提出α-干扰素能使25%的患者血小板计数增加到>100×10 9 /L,且能维持1周~7个月。为观察α-干扰素的有效性,本组21例TIP患者治疗结果:显效28.57%,良效38.09%,进步19.04%,无效14.29%,总有效率85.71%,疗效令人满意。目前认为,α-干扰素治疗TIP的作用机制可能是:(1)调整细胞活性,抑制抗体生成;(2)转移、除去、封闭抗体;(3)影响巨噬细胞破坏血小板功能。本组总有效率85.71%,毒副反应较轻,患者易于耐受,说明α-干扰素对提升血小板,缓解出血症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认为,对多种治疗效果欠佳的CITP患者,可采用α-干扰素的治疗。

    (收稿日期:2004-06-06) (编辑日 强)


     作者单位:671000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作者: 李一辉 王 兴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