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24期临床医学

微波照射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手术后切口感染率一直较高,据报道[1]:国内不同类别切口感染率大致波动如下:Ⅰ类切口2。Ⅱ类切口10%。Ⅲ类切口20%。近1年来,我科应用微波照射切口,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

点击显示 收起

   手术后切口感染率一直较高,据报道 [1] :国内不同类别切口感染率大致波动如下:Ⅰ类切口2.5%;Ⅱ类切口10%;Ⅲ类切口20%。近1年来,我科应用微波照射切口,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现做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手术切口类型:Ⅰ类切口选取甲状腺手术病人,共80例,均为择期手术,男42例,女38例。Ⅱ类切口选取胃手术病人,共80例,均为择期手术,男51例,女29例。Ⅲ类切口选取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手术病人,共80例,均为急诊手术,男45例,女35例。以上患者年龄16~72岁,平均43岁。均无糖尿病及营养不良情况。
  
  1.2 方法 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随机选择120例病人。治疗组用微波照射治疗。微波照射采用珠海市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WKD-Ⅶ型外科多功能治疗仪,微波机探头离伤口上方约1cm高度,照射频率为2450MHz,功率为20~30W,时间20min,术后第1天开始照射,每天1次,5~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常规外科换药。
   
  1.3 统计学处理 根据SASb.12版软件Fisher确切概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Ⅰ类切口治疗组40例病人经用微波照射后39例甲级愈合,1例乙级愈合;对照组40例病人38例甲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Ⅱ类切口治疗组40例病人,39例甲级愈合,1例乙级愈合;对照组40例病人,35例甲级愈合,3例乙级愈合,2例丙级愈合。Ⅲ类切口治疗组40例病人38例甲级愈合,1例乙级愈合,1例丙级愈合;对照组40例病人33例甲级愈合,4例乙级愈合,3例丙级愈合(见表1)。乙级、丙级愈合患者经行换药、清创、引流等措施全部治愈出院。
    
  3 讨论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既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又可减少住院费用,加快床位周转,提高手术成功率。如何
     
  表1 各类切口愈合情况分析略

    预防切口感染是外科基本问题之一,其中切口微波照射是预防切口感染的一个重要方法。
   
  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2] :(1)细菌污染:主要来源于:①内源性菌:患者自身手术切口周围皮肤的常驻细菌,术中胃开放后的细菌及术中感染病灶细菌等。②外源性菌:空气中漂浮细菌、医务人员携带等。(2)环境因素:手术前住院时会使患者身体常驻菌被替换为院内致病菌,手术室、病房环境不良。(3)手术创伤:尤其是电刀止血,直接引起周围组织细胞水肿变性坏死、渗出物增加,引起炎症反应。由于手术创伤、细菌污染、环境等因素致切口组织细胞水肿,脂肪变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细菌释放多种酶及毒素,导致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释放,促进炎症反应加剧,引起切口感染。
   
  微波对亚急性、慢性及急性炎症有抗炎作用:(1)微波降低与炎症过程的始动机制有关的致炎介质。如用微热量和温热量作用后炎症组织和血液中增高的组胺、加压素、缓激肽等含量降低。(2)降低微循环、微血管增高的通透性。炎症反应与微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微血管反应有关,微血管细胞损伤及其通透性增高是受致炎介质影响的结果。微波(分米波和厘米波)作用后,这些活性物质在组织和器官内的含量减少,导致增高的组织通透性降低,使炎症过程发生逆转。(3)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组织内吸收加快。(4)微波在抗炎过程中除对异化过程的抑制影响外,对同化过程有激活作用。有人发现,微波在不使细胞结构升温的剂量下,对细胞的氧化-还原过程有刺激和使之正常化的作用。(5)低强度短期微波照射有免疫刺激作用。但一般认为微波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与微波频率、功率密度和暴露时间等因素有关,长时间或大功率照射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常表现为抑制作用 [3] 。
   
  微波辐射在炎症初期能使炎症病灶致炎症介质含量降低,从而微血管通透性下降,有利于抑制炎症发展。在炎症反应阶段,微波辐射使组织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改善血管微循环,另外微波能刺激机体免疫功能,从而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和加快组织的修复。因此,微波照射手术切口,能够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微循环,加快组织修复,有利于手术切口早期愈合,达到预防切口感染目的。
    
  4 结论
    
  微波切口照射对预防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有明显作用,其价格便宜,宜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华积德,手术后感染的预防.现代普通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1:170.

     2 杨志英,唐伟松,等.腹部手术应用短程抗生素预防手术区感染的疗效分析.中华外科杂志,2001,10:770-772.

     3 刘本禄.微波辐照实验动物的免疫学效应.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5,5(3):190-192.    

  作者单位:1 335001江西省鹰潭市消防支队卫生队
  
       2 330006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3 33500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4医院普外科

    (收稿日期:2004-09-30) (编辑日 强)

作者: 凌象师毛盛勋胡卓辉盛俊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