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24期医学影像

普通X线机做介入治疗时的X线防护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胃肠造影X线机做介入放射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应用X线防护监测仪,模拟操作者身体不同部位,进行防护前后X线辐射量测试。结果防护前后X线辐射差异明显。结论在有效X线防护情况下,胃肠造影X线机行介入治疗是安全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胃肠造影X线机做介入放射治疗的安全性。 方法  应用X线防护监测仪,模拟操作者身体不同部位,进行防护前后X线辐射量测试。 结果  防护前后X线辐射差异明显。 结论  在有效X线防护情况下,胃肠造影X线机行介入治疗是安全的。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辐射防护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普及和推广应用,相当数量的基层医疗单位,在不具备大型专用X线机的情况下,利用现有X线机,例如遥控胃肠造影机,普通X线透视机加增强器,甚至骨科四肢整骨透视用移动式小型C形臂X线机等,进入介入放射学各种操作。由于上述机型X线辐射防护性能差,介入放射学操作又是在X线束直接照射下进行,操作医师所受到的X线辐射应受到充分重视。为此,我们对遥控胃肠造影X线机增加了防护措施,并对使用防护措施前后,在模拟条件下进行了实地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机型 日立牌800mA、230XL型遥控胃肠造影X线机,床上球管。

     1.2 测试仪器 X线防护监测仪,由安徽省卫生防疫站辐射防护专业人员检测。水箱厚度20cm。

     1.3 防护措施 于球管下相当于介入放射操作者身体前置0.5mm铅当量的铅橡皮。

     1.4 测试点确定 X线焦点距床面距离10cm。X线焦点至床面的垂直线为X线中轴线。取以下4点作为检测点。(1)A点:距X线焦点垂距离30cm,相当于操作医师头部位置。(2)B点:距X线焦点垂距离70cm,距X线中轴线水平距离30cm,相当于操作医师手部位置。(3)C点:距X线焦点垂直距离30cm,距X线中轴水平距离100cm。D点:距X线焦点垂直距离70cm,距X线中轴距离100cm。(4)C、D两点相当于操作医师向患者足侧移动100cm时头、手位置。

  2 结果
    
  在上述4点分别测试透视和点片时,增加防护措施后的X线辐射量率,结果见表1。
    
  表1 防护前后不同位置辐射量率测试结果(略)
    
  3 讨论
    
  当机体受到X线辐射量达到一定剂量时,组织中的细胞被电离辐射灭活,机体受到损伤。X线工作人员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限值的外照射,达到一定累积剂量后,将引起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的放射性损伤,甚至可导致白血病,皮肤癌等。眼睛长期受到超剂量辐射时,会引起晶状体病变,发生放射性白内障。随着X线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普及应用,尽可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将受照剂量限制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是X线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的目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X线电视系统和远距离操作系统的应用,我国X线工作人员的平均年剂量当量已有明显下降。尽管如此,在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低于限值的(1/10)(5mSv)的情况下,仍出现不同程度的辐射效应 [1] 。尤其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介入放射学的普及 和推广,介入放射学医师必需在X线直接照射下操作,他们受照剂量将远远超过普通X线工作人员,在不具备介入放射学专用X线设备条件下操作,其受照剂量更大。《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规定,年剂量当量限值为50mSv,根据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剂量限值不再是安全与危险的分界线,而是通过最优化原则求得最优方案的防护条件。它要求受照剂量应当达到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其年平均剂量当量应尽可能降低到年限值50mSv的3/10~1/10,即15~5mSv。按照本文检测结果推算,在骨肠造影X线机下做介入操作,每例以透视10min计算,即使不做点片,每年做60例,手部受照剂量达8.5mSv,头部达4.5mSv,平均每周仅可做1例手术。如果将透视时间降到5min,每周也仅能做2例。另外眼睛的受照剂量,应控制在限值的1/6,即2~1mSv,这样每年仅能做10~20例介入手术,平均每月1~2例。由此可见,操作者身体X线辐射量直接影响介入放射学的应用与发展。
   
  为此,一些作者报告了根据自己机器情况研制防护屏、防护帘等屏蔽装置 [2~4] ,对球管在床上的屏蔽效果达60%~90%。本文在模拟条件下,于操作医师头、手部位,增加防护措施后,透视时几乎测不到辐射线。即使在点片时,虽然辐射率高,但曝光时间短,仅0.25s,增加防护后可降至忽略不计的程度。总之,利用普通胃肠造影X线机进行介入放射操作,操作者X线辐射接受剂量相当高,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建议:(1)如果资金允许,尽可能选用介入放射专用X线机,如DSA,多功能血管造影机。条件不具备时,在有效防护下,可采用性能较好的胃肠造影机。(2)进行介入放射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各部位应施行有效的防护措施,尤其以手和头部为重。(3)优选投照条件,尽可能降低管电压和管电流,缩小照射野,减少散射线量。(4)提高操作者技术熟悉程度和防辐射意识,缩短曝光时间。
    
  参考文献
    
  1 刘兴友,苏协铭,孙积涛,等.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综合防护措施的研究与试点.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6,16(5):336.

     2 邓大平,陈玉祥,侯金鹏,等.介入放射学辐射场分布及防护措施的研制.中国辐射卫生,1997,6(4):231.

     3 胡芳芳,许晓虹.介入治疗操作者受照剂量监测与分析.中国辐射卫生,1996,5(2):112.

     4 朱世平,王建平,侯鲁强,等.介入治疗的X线防护.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6,16(3):199.    
  作者单位:230041武警安徽总队医院

    (收稿日期:2004-06-24) (编辑罗 彬)

作者: 王勤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