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3期经验交流

献血反应2668例的应急处理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成都市血液中心采血二队自1998年10月1日开展无偿献血征集工作以来,已采集4,9606人(次)血液。其中发生轻、中、重度献血不良反应2668人(次),经过及时和适当处理后,均迅速好转和痊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献血反应的分类按反应程度,分轻、中、重度,轻度占绝大部分,详情见表1。表149606名献血者中发生献......

点击显示 收起

  成都市血液中心采血二队自1998年10月1日开展无偿献血征集工作以来,已采集4,9606人(次)血液。其中发生轻、中、重度献血不良反应2668人(次),经过及时和适当处理后,均迅速好转和痊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献血反应的分类
    
  按反应程度,分轻、中、重度,轻度占绝大部分,详情见表1。
    
  表1 49606名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分类(略)
    
  2 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
    
  参加献血的人员,按规定一次献血200ml或400ml全血,间隔6个月以上 [1] 。大多数献血者(94.62%)无不良反应,有少数(5.38%)发生反应。通过对献血者的调查,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精神紧张,发生献血反应大多出现在第1次献血,这些献血者对献血知识了解不充分,或害怕静脉穿刺疼痛。(2)献血前休息和睡眠不足,过度劳累或饥饿。(3)采血环境欠佳,特别是夏季在流动采血车上采血、天气闷热和通风欠佳时。(4)采血时血流太快,200ml全血在2min内采完,使献血者发生暂时性血容量不足。(5)采血穿刺不顺利,献血者受疼痛刺激而过度紧张。

  3 献血反应的处理
    
  (1)轻度反应:约占整个献血反应人数92%。这些人大多数表现为血管迷走神经症状,仍有知觉。出现紧张,焦虑,呼吸加快,心跳加快,面色苍白,额头出汗,自诉头晕,连续打哈欠,恶心,甚至呕吐。大多发生在初次献血者。出现上述问题应立即停止献血,将献血者转移到床上,平躺抬高双腿,降低头部增加脑供血。解松紧身的衣服,开窗通风,让献血者感到凉快。准备好预防呕吐的袋子以防呕吐。让献血者休息,提供冷饮料。在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耐心给献血者解释,化解紧张情绪,让献血者放心。同时做好记录,留下献血者的电话,地址,必要时随访。保证献血者完全恢复后才离去。一般在平躺3min内,均可很好恢复。
   
  (2)中度反应:约占总献血反应人数8%,献血者在献血后表现出渐进的轻度反应、导致失去知觉。有时可出现长时间无知觉,呼吸表浅,脉搏减慢,心音低钝。出现上述症状时,立即停止献血。将献血者转移床上平躺,抬高双腿,放低头部,由主管医生守护观察。解开放松紧身衣服,打开门窗或空调,使通风凉爽,空气流动,备好防止呕吐袋,密切观察其表情,脉搏,心跳,血压。热情与反应者交谈,让他安心,必要时告之下次不要再献血。要让献血者休息到完全恢复。做好其反应记录,留下电话,地址,必要时随访。保证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安排回家。
   
  (3)重度反应: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惊厥。重度反应很少,笔者在对5万余人的体检中仅见1例,占整个献血反应比例0.04%。而该例在事后仔细追问其既往史中查知,幼年(3岁前)曾有多次高烧惊厥的病史。表现为晕厥伴惊厥。开始失去知觉,继而抽搐,小便失禁。时间持续3min。处理方法是立即将献血反应者转移至通风、安全、空气凉爽的地方,用压舌板隔开上下牙,以防咬伤。医护人员用指压献血者人中或合谷穴位,松开衣领。主管医师守护在献血者身旁,查脉搏,心跳。如果惊厥时间超过5min左右,要对症用药。例如:静脉注射安定。与献血者交谈,消除疑虑,复查献血者的病史,认真记录反应卡,告之下次不宜献血。

  4 献血反应的预防控制
    
  为了预防献血者在献血中发生反应,笔者参照有关文献 [2~5] ,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向献血者宣讲有关献血的生理知识,告之献血200~400ml,仅占全身血量的5%~10%,献血后血象很快恢复,不会影响健康,这样可消除献血者的顾虑。(2)献血前详细调查献血者健康状况,有无头天睡眠不足,过度疲劳、且现在感觉饥饿和身体不适等情况。让献血者仔细填写“健康情况征询表”,医护人员把好病史审查关。(3)体格检查严格按标准把关。(4)尽可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张贴献血宣传画,有条件时放映录相、电影等,使献血者感到轻松愉快。献血前可提供一杯茶水。
   
  通过以上工作,近几年来,本血液中心采血二队的献血反应率有逐年下降趋势,1999年献血反应率为9%,至2003年献血反应率已下降至3.2%。2004年头1~4个月的献血反应率下降至3.1%。由此可见,献血反应率是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
   
  2 肖星甫.输血技术手册.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0-23.
   
  3 Vengelen-Tyler,V:Technical Manual(13th Edition).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1999,99-101.
   
  4 高峰.输血与输血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33.

  5 王粹虹.献血后血象及其中恢复———103例观察报告.中华内科杂志,1962,10(8):494-497.
    
  (编辑子 萱)

  作者单位:610041四川省成都市血液中心 

作者: 杨晓明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