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4期临床医学

低分子肝素钙、普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普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普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

    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4ml,每日2次、口服普伐他汀20mg,睡前服用。以14天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6%,治疗组9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普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钙 普伐他汀

     冠心病、心绞痛是老年人常见病、高发病,是临床变化快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易致心肌梗死或猝死。故有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延缓冠心病进展,降低冠心病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运用低分子肝素钙、普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2年1月~2004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符合诊断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8.2±10)岁。患者病种分型:初发劳累型心绞痛19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15例,静息型心绞痛9例,梗塞后心绞痛7例。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并发症、心绞痛类型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 疾病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不稳定型及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 [1] 。

    1.3 治疗方法 [2]  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速避凝)低分子肝素钙(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4ml腹部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7天,不论血脂是否增高均给予普伐他汀(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晚间顿服,每天1次,连服2周,以14天为1个疗程。

    1.4 监测指标 (1)患者入院后立即做心电图检查,每天1次心电图描记。(2)心绞痛发作时记录次数及每次心绞痛 持续发作平均时间。(3)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

    1.5 疗效判定 显效:胸闷、胸痛消失,2周内未再发作,ST段恢复50%以上,T波恢复直立;有效:胸闷、胸痛缓解或消失、2周内仍有心绞痛发作,但频率减少2/3或以上,ST段恢复50%以上,T波双向或变浅;无效:胸闷、胸痛稍缓解或未缓解、仍反复发作、ST-T示恢复、甚至加重或进展为心肌梗死(AMI),出现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1.6 统计学方法 计算资料采用(ˉx±s)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 2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对照组疗效比较 (表略)
       
    观察组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有效率7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 见表2。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及对比 (表略)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 Δ P<0.01

    表3 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 (表略)
        
    注: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 △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两组间比较, # P<0.01 2.4 副作用 本组病例中有个别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未发现因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病例。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硬化斑块破裂出血,血小板聚集与粘附性增强,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管腔不完全阻塞,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缺血、缺氧,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的病理过程。治疗以抗凝、抗血小板、稳定斑块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为主。他汀类药物被证明不仅可调脂,而且有消除炎症,稳定斑块,迅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多项效应 [3] 。故无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是否升高,均可应用他汀类药物,且越早越好。速避凝是低分子肝素,由普通肝素通过解聚而成,它是一种糖胺聚糖,具有高比例抗因子Xa活性强和抗凝血酶Ⅱa作用弱,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出血等副作用相对较小。故不需要监测或调整剂量。低分子肝素钙不易被血小板第Ⅳ因子灭活,与血浆蛋白和内皮细胞结合减少,呈剂量依赖性,且半衰期短,对血小板结合了的Xa亦有抑制作用,与普通肝素相比抗凝效果增加而副作用较少 [4,5] 。因此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与普伐他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2 许俊堂,胡大一,丛玉隆.心血管的溶栓及抗凝疗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26.

    3 郑杨,杨晓英.普伐他汀对UAP患者内皮功能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8):493.

    4 Virmani R,Burke AP,Forb A,et al.pathology of the unsfable
     plague.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2002,44(5):349-356.

    5 Monroe VS,Parilak LD,Kerensky RA.Angiographic patterns and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vulnerable plague.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2002,44(5):339-347.

      作者单位:610017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干部科

作者: 钟 宏 杨 雷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