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0期病例报告

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致颅内积气1例

来源:INTERNET
摘要:高压氧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末才逐步得到普及,开始仅用于CO中毒治疗,目前已遍及内、外、妇、儿、神经、五官、骨科、整形、皮肤、肿瘤、遗传、职业病、运动医学、潜水、保健等学科,但严格掌握这门新兴学科,仍是每位高压氧医护人员必备的常识,现将在工作中遇到的1例颅脑外伤高压氧治疗引起颅内积气病例......

点击显示 收起

  高压氧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末才逐步得到普及,开始仅用于CO中毒治疗,目前已遍及内、外、妇、儿、神经、五官、骨科、整形、皮肤、肿瘤遗传、职业病、运动医学、潜水、保健等学科,但严格掌握这门新兴学科,仍是每位高压氧医护人员必备的常识,现将在工作中遇到的1例颅脑外伤高压氧治疗引起颅内积气病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26岁,高处坠地致颅脑外伤,昏迷、嗜睡;入院查体:T36.5℃,P80次/min,BP200/120mmHg。嗜睡状态,右额部可见片状挫伤,局部肿胀,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后鼻孔可见少量血性液体流出,颅神经体征(一),四肢感觉运动尚可,肱二、三头肌反射(++),膝反射(++),左侧Babinski征(+),右侧Babinski征(-);颅脑CT检查:右额骨可见凹陷,深度0.8cm,右额窦内可见密度增高阴影,CT值70Hu,额窦后壁可见线样透亮影,双侧裂池,脑沟,环池可见密度增高影,CT值70Hu;CT诊断:(1)右额骨凹陷性骨折,右额窦后壁骨折,右额窦后壁骨折伴额窦积血。(2)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采用止血,抗感染,降颅压及对症处理;2天后患者神志仍处于嗜睡状态,右鼻孔出血已停止,其他症状同前,行颅脑CT复查:右额叶可见2cm×5cm×2cm大小圆形高密度影,CT值70Hu,左侧脑室前角受压,中线稍左偏移,继续给予止血,抗感染,降颅压及对症治疗,患者半月后完全清醒,偶有烦躁现象,并能回答简单问题,但仍头痛、头晕,临床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采用单人高压氧舱进行治疗,给0.20MPa压力纯氧治疗2h,高压氧治疗后第2天,患者头痛加重,予以CT复查,右额叶血肿明显较前吸收,蛛网膜下腔出血已吸收,双额颅板下可见宽2cm带状低密度影,CT值-900Hu,双侧脑室可见大量气体密度影,CT诊断:颅内大量积气。逐终止高氧压治疗,采用抗感染,降颅压治疗,1月后复查CT颅内气体吸收。
   
  讨论: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可迅速改善病灶区域脑组织缺氧,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力,加速病灶清除,血肿吸收,早期高压氧治疗可以使受损伤的神经元恢复,避免受损伤神经元坏死,加速组织修复,高压氧环境中病灶区域缺氧得到纠正,胶质细胞分化增殖,产生大量胶质纤维修补损伤的组织,侧支循环建立增加病灶供血,毛细血管再生加快,高压氧是治疗脑外伤和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脑外伤后神经功能障碍,昏迷和持续植物状态,防止脑外伤后综合征和后遗症的发生均有重要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高压氧对脑外伤患者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本患者有右额骨凹陷骨折,右额窦内壁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撕裂,蛛网膜下腔通过额窦与外界相通,常压下不易引起颅内积气。因此对此类病例不宜短期内行高压氧治疗,或者采用治疗压力低,升压缓慢的措施,一旦有不适感觉应及时终止治疗,复查CT,进行对症处理,颅内积气一般都会吸收痊愈。

  作者单位:044500山西省永济市人民医院CT室

作者: 姚芒旭 裴晓云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