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0期输血与检验

临床成分输血安全性探讨

来源:INTERNET
摘要:成分输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得到重视,经过十几年的宣传推广,成分血应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00年全国成分血比例升到49。10%,但总体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某些先进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成分输血发展迅速,部分地区血液分离率和成分血临床应用率接近100%,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但是,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如何。如何......

点击显示 收起

  成分输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得到重视,经过十几年的宣传推广,成分血应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00年全国成分血比例升到49.10%,但总体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某些先进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成分输血发展迅速,部分地区血液分离率和成分血临床应用率接近100%,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但是,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如何?如何评估国内成分输血的安全性?怎样提高临床成分输血安全性?笔者就以上问题,结合2001~2003年青岛市中心血站辖区内各类医院临床用血统计和分析,探讨如下。

  1 临床成分血应用
    
  1.1 一般情况 2001~2003年青岛市中心血站辖区内有三级医院10家、二级医院17家、其他类医院(一级医院及无级别医院包括私营医院,下同)16家,共43家。此外,还按规定为周边地区及其他血站提供紧急血液支援。2001辖区内供血103215.6单位(u),辖区外供血16050.5u,累计119266.1万u,临床成分血应用率为97.30%;2002辖区内供血110759.2u,辖区外供血14802.4u,累计125561.6u,比2001年增长5.28%,成分血应用率为99.14%;2003辖区内供血116675.4u,辖区外供血13135.3u,累计129810.7u,比2002年增长3.38%,成分血应用率为99.72%。
   
  1.2 临床成分血应用统计 2001~2003年青岛市不同级别医院临床成分血应用率的差别用SPSS软件进行χ 2检验。2001年不同级别医院成分血应用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以三级医院最高;2002年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二级医院与其他类别医院成分血应用处于同一水平(P>0.05),三级医院成分血应用率只比其他类医院高(P<0.05);2003年各级医院成分血应用率差异均无显著性。详见表1。

  表1 2001~2003年不同级别医院临床用血分析(略)
    
  1.3 不同级别医院成分输血安全性评估 为了寻找能比较客观反应临床成分输血安全性的指标,笔者以两种方法进行探索。
   
  方法1:以去白细胞血液、洗涤红细胞、单采血小板及其制品、病毒灭活血浆(冷沉淀)、辐照血等为分子,以临床用所用血液总和为分母来评估成分输血的安全性。结果提示2001、2002年三级医院安全输血水平较其他层次的医院高,二级医院与其他类医院差异无显著性;2003年三级医院与二级安全输血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是要好于其他类医院(P<0.05)。详见表2。
   
  方法2:在方法1的分子上加悬浮红细胞为分子,分母同方法1。结果2001年不同级别医院输血安全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2002、2003年三级医院输血安全性最低(P<0.05)。详见表3。
  
  表2 2001~2003年不同级别医院输血安全性评估(略)

  表3 2001~2003年不同级别医院输血安全性评估(略)

  2 讨论
    
  2.1 成分输血安全现状及安全性评估 能够引起输血不良反应或输血相关性疾病的血液成分可视为不安全因素,如白细胞、血浆及其可能携带的病毒等,相反,去除或减少血液中上述成分及病毒的血液制品,就可视为比较安全的血液制品,如洗涤红细胞、去白细胞血液(红细胞、血小板等)、病毒灭活血液及辐照血液等。从表1中可见,不同级别医院其临床成分血应用率呈逐年提高趋势,以其他类医院为例,成分血应用率由2001年的77.65%上升到2003年的97.34%,与三级、二级医院持平(P>0.05),但是总体上都是以未过滤去白红细胞及未病毒灭活血浆为主,如2003年其他类医院红细胞类血液占64.67%,血浆占28.86%,血小板占3.85%;三级医院红细胞也占到39.76%,血浆将近45%,血小板占15.65%。在发达国家如日本,红细胞用量只占29.26%,血浆占28.08%,血小板用量高达40.77%。国外许多发达国家,95%以上红细胞进行过滤去白处理,病毒灭活血浆在欧共体国家也得到广泛应用,辐照血在国外的应用也日益增多,有的国家应用率达到95% [1] ,在国内只有少数地区开展保存前过滤去白、血浆病毒灭活及辐照血液工作。因此,无论是成分血的种类还是安全血液成分在临床用血中的比例,国内先进城市和地区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由此提示我们,目前使用的成分血临床应用率并不能完全反映输血安全性。
   
  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成分血种类差别较大,同样的成分血应用率不一定具有相同输血安全性。为此,笔者试图寻找一种可以揭示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水平医院成分输血安全性的指标。1.3中的方法1能够比较真实地反应不同医疗水平医院输血安全性,反之,方法2出现三级医院输血安全性最低,而二级及其他类医院输血安全性较高的怪异现象,与实际工作不符。由此看来,以本文所示的方法1能够透过表面现象揭示实质,可以考虑作为评估临床 成分输血安全性的指标。

  2.2 输血不安全性原因
   
  2.2.1 滥用成分血问题 在成分输血初期,政策性的干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成分血在临床的应用,但是,如果宣传推广不能同时到位,就会导致成分血滥用,如悬浮红细胞与血浆搭配使用、血浆滥用、浓缩白细胞适应证掌握欠缺等等,在二级以下医院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其一,对成分输血与安全输血缺乏真正的理解,盲目追求临床成分血应用率的上升;其二,对血液制品缺乏足够的了解,输血适应证掌握不准确,在输血检查工作中发现,二级或一级医院不能准确掌握输血适应证的接近1/3,临床应用没有针对性。

  2.2.2 缺乏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品 血站不能为临床提供病毒灭活血浆、血液保存前的过滤去白血液制品、辐照血液等比较安全的血液制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临床输血安全性提高。
    
  3 提高成分输血安全性建议
    
  3.1 正确分析成分输血安全性 成分输血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并不代表安全输血,不能以成分输血率高低作为衡量输血安全性的指标。客观地进行临床输血安全性评估,可以正确掌握输血安全现状,引导临床开展科学合理的成分输血。
   
  3.2 血站要勇于承担在安全输血事业中的责任 首先要积极开展血液制备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引进和推广工作,为临床提供比较安全的血液制品。其次,加强对临床科学合理输血的宣传培训,对临床医生尤其是一级、无级别医院及新执业私营医院进行输血知识培训和指导非常必要。通过宣传培训,使医生掌握血站能够制备的血液制品及其性质,能够有选择性地、主动地推广应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为提高安全输血水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田兆嵩.临床输血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5.
    
  作者单位:266071山东省青岛市中心血站

作者: 李秋华 丛培芳 任少敏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