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4期

药物热48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药物热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临床上较常见,而且与其它发热性疾病难以鉴别,1994年1月~2004年12月收住我科及在我科发生的药物热共48例,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药物与发热的关系,以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4年1月~2004年12月因发热收住我科,最后确诊为药物热7例,住院用药期间......

点击显示 收起

  药物热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临床上较常见,而且与其它发热性疾病难以鉴别,1994年1月~2004年12月收住我科及在我科发生的药物热共48例,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药物与发热的关系,以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4年1月~2004年12月因发热收住我科,最后确诊为药物热7例,住院用药期间出现发热,确诊为药物热41例,其中男17例,女31例,男女比例1:1.95,年龄最大74岁,最小21岁,平均39.6岁。

    1.2 诊断依据 (1)感染性发热者,应用抗生素后,体温一度下降,继续用药,体温再度升高,找不到其它原因;(2)感染性发热者应用抗生素后体温反较用药前更高,不能用原有的感染来解释,而且患者一般情况尚可;(3)非发热性疾病患者,用药后出现发热,不能用继发感染来解释。有上述任何一项者,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逐渐下降者诊断为药物热 [1] 。
    
  2 临床表现
    
  2.1 发热和用药的关系 48例药物热中,用药后出现发热的时间为1~17天,平均6天,其中1天3例,2~7天35例,8~14天9例,17天1例。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第1天35例,第2天11例,第3天1例,第5天1例。

    2.2 热型 弛张热43例,稽留热4例,低热1例,最高体温达41.5℃。

    2.3 伴随症状 单纯发热29例,19例除了发热以外伴随有其它的一些症状,寒战2例,畏寒9例,皮疹12例,关节痛2例,肌肉酸痛1例,肝功能损害3例,WBC增高2例。

  3 致热药物
    
  3.1 抗生素类 青霉素2例,氨苄青霉素4例,氧哌嗪青霉素2例,头孢拉啶1例,头孢唑啉2例,头孢三嗪2例,头孢他啶1例,头孢哌酮1例,链霉素3例,庆大霉素1例,林可霉素1例,利福平4例,复方新诺明1例,环丙沙星3例,洛美沙星1例,泰能1例。

    3.2 中药类 生脉注射液6例,刺五加注射液1例,双黄连注射液1例,清开灵注射液1例。

    3.3 其它 辅酶A3例,苯妥英钠2例,对羧基苄胺2例,复方氨基酸1例,环磷腺苷1例。
    
  4 讨论
    
  药物热是因使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发热原因之一。秦树林等 [2] 对110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诊断为药物热者1.8%。抗生素是引起药物热最常见的药物,但非抗生素类也占有相当多的比例,尤其是目前一些中药制剂引起的药物热很容易被忽略,本组病例中由中药制剂引起的药物热有9例。

    药物热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因而诊断不易,特别是不伴皮疹、关节痛、嗜酸细胞增加等其他过敏症状者尤为困难,常常误诊为原发病未控制和院内感染,从而加用或更换抗生素,导致病情延误,医疗费用增加,因此临床医师对用药过程中出现发热,或者热退后体温再度升高者,要高度警惕药物热的可能性,及时停用可疑药物。

    目前药物热的诊断多根据用药史,临床表现,停用可疑致热药物,激发试验等综合判断。激发试验虽然是相对可靠的方法,但可能对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有时甚至危及生命,一般不轻易采用。停用可疑致热药物后,大多数患者48h内体温降至正常,极少数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需要药物的帮助,本组96%的患者停用可疑药物后,2天内体温消退,因此在严密观察病情的情况下,停用可疑致热药物是可取的。 

  【参考文献】
    
  1 刘正印,吴梓涛,盛瑞媛.药物热40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6):364-365.

    2 秦树林,刘晓清,王爱霞,等.不明原因长期发热110例临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1998,37(9):605-606.
    
  作者单位:251100山东齐河,齐河县晏城医院

  (编辑:卉 梅)

作者: 王继成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