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4期

牵引推拿热敷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临床上有手术和非手术2种治疗方法。笔者自1997~2002年采用牵引推拿、中药热敷、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L4、5椎间盘突出29例,L5S1椎间盘突出31例,L4、5和L5S1椎间盘突出5例。2治疗方法2。...

点击显示 收起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临床上有手术和非手术2种治疗方法。笔者自1997~2002年采用牵引推拿中药热敷、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21~70岁,平均40.6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5年,平均2.8年。L 4、5 椎间盘突出29例,L 5 S 1 椎间盘突出31例,L 4、5 和L 5 S 1 椎间盘突出5例。合并心血管病6例。

  2 治疗方法
    
  2.1 牵引推拿 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牵引带上端固定于上胸部和腋下,下端固定于骨盆上,牵引重量视患者体质、耐受程度等而定,持续时间约30min。牵引结束后,患者取侧卧位,先行舒筋手法10~15min,再行后伸扳腰法。术毕卧床休息,腰部垫枕,适度功能锻炼。3周为1个疗程。

    2.2 中药热敷 采用自拟方:川乌12g,草乌12g,当归15g,川芎15g,杜仲20g,牛膝20g,乳香15g,没药15g,红花10g,伸筋草20g,透骨草20g,荆芥12g,防风12g,羌活12g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强筋壮骨药物水煎后腰部热敷,1日2次,每次30~40min,3周为1个疗程。

    2.3 骶管注射 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枕,暴露腰骶部,确定骶管裂孔位置,常规消毒后,先用7~9号针头局部麻醉,再将穿刺针垂直刺入皮肤,透过骶尾韧带时有落空感,表明已穿入骶管,再放低针尾,和皮肤水平面呈30°左右,与骶管轴线方向一致,缓慢进针,至进针2~3cm时,回抽无血及脑脊液,注射无阻力,即注入药物:0.2%利多卡因5ml,康宁克通40mg,维生素B 1 100mg,维生素B 12 1mg,654-210ml,复方丹参注射液10ml,生理盐水20ml。将药物快速注入骶管,注射完毕休息10min。每周1次,3周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根据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优:腰腿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共37例;良: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劳累后有疼痛,休息后疼痛消失,不需药物治疗,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能基本恢复工作,共18例;可:腰腿痛自觉症状部分消失,较治疗前有所改善,需配合其他方法治疗,共6例;差:腰腿痛自觉症状部分消失,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或病情加重,共4例。经本法治疗,优56.9%,总有效率93.8%。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因某些原因(如损伤或过劳等)致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连同髓核向外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症状。胡有谷等 [1] 认为脊柱具有内源性和外源性稳定因素,前者为椎间盘及韧带,后者为腰背肌及腹肌。从脊柱生物力学改变与小关节紊乱、神经根受压关系、生物力学试验及解剖观察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神经根性疼痛的机制有:(1)神经根受到机械压迫作用。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并对窦椎神经产生刺激作用;椎间盘失去正常高度,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小关节失稳,进一步加重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 [2] ,这种卡压导致多种功能障碍。(2)神经营养障碍。神经根受压后,神经根组织血供不良,神经体液转运障碍,导致神经细胞水肿变性,神经组织内压增高,进一步使血流量下降,临床特征是活动后疼痛出现,活动停止后疼痛消失,主要原因是组织代谢产物不能排出 [3] 。(3)炎性物质刺激。破裂椎间盘组织可产生化学性物质,其具有炎性刺激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使神经根发生无菌性炎症和组织水肿。宣蛰人 [4] 认为引起腰腿痛的机制不是慢性压迫,而是椎管内外软组织损伤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其刺激可引起疼痛。(4)神经根敏感性提高。神经根在局部压迫和炎症刺激下水肿,对疼痛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刺激使局部肌肉痉挛,腰椎活动度减小,引起肌力下降,肌力不平衡,使脊柱失去外源稳定机制。这样二者间就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认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不仅要解除神经根的压迫,而且要恢复腰椎周围小关节、韧带、肌肉的功能,消除病变局部炎性物质及自身免疫性物质,消除神经根水肿。
   
  4.1 牵引推拿 牵引可使髓核内压降低,产生吸力,同时牵引使后纵韧带产生压力,利于突出的椎间盘完全或部分还纳,促进纤维环修复;使黄韧带变薄,增加盘黄间隙和侧隐窝的容积,使椎管及椎间管增宽,解除神经根与周围粘连。推拿手法使腰部痉挛的肌肉放松,侧扳使椎间盘回纳,缓解前后纵韧带张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周信文 [5] 认为:腰腿痛施以推拿后可加速体内活性物质转运和降解,促进炎性物质排泄,改善神经根及神经纤维的微循环,减轻水肿。适度的功能锻炼有利于恢复腰背部及腹部肌力,增加脊柱外源稳定性,改善局部血运,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4.2 中药热敷 利用其温热理疗作用和活血化瘀、强筋壮骨、通络止痛之功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腰部新陈代谢,改善神经根营养状况,促进水肿及炎性物质消退,降低肌张力,解除肌肉痉挛,从而达到康复。

    4.3 骶管注射 一方面利用其液体的物理松解作用,因大量液体快速进入硬膜外腔,利用其液压分离效应,达到钝性无创粘连分离及扩大神经根间隙的作用,同时由于大量液体可减少单位容积内致痛介质含量。另一方面利多卡因可阻断痛觉传导,促进血管扩张,改善病变部位组织代谢和营养状况,促进受压神经恢复 [6]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力作用,可减轻和消除机体对刺激性损伤所引起的异常病理反应,抑制神经根周围组织增生,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减少炎性渗出,抑制水肿。维生素B族作为辅酶参与机体代谢,有营养神经和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丹参和654-2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改善组织灌注,同时尚有抗菌抗炎,促进创面愈合,抗纤维化以及免疫抑制作用 [7] 。激素和654-2、维生素B族为自由基消除剂,可直接消除细胞体系和化学体系中产生的O 2 和OH自由基,改善组织病理性脂质过氧反应和消除硬脊膜及神经根粘连。

    总之,运用传统中医的牵引推拿,中药热敷,结合骶管封闭,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有痛苦少、费用低、疗效显著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88-89.

    2 赵为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探讨与非手术治疗.颈腰痛杂志,1996,17(2):107-109.

    3 闫传柱,吴玉霞.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析.颈腰痛杂志,1998,19(1):39-40.

    4 宣蛰人.椎管外软组织可分解术治疗腰椎间盘切除失败病例的临床报告.中华骨科杂志,1981,1(2):89.

    5 周信文.实用中医推拿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74.

    6 曾纪葵,孙月玲.激素封闭治疗.深圳:海天出版社,1989,20-21.

    7 李东正.药物序贯静脉滴注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痛杂志,2001,22(4):323-324.
 
  作者单位:1 473400河南唐河,唐河县中医院
  
       2 473400河南唐河,唐河县人民医院
  
       3 472541河南灵宝,灵宝市秦岭金矿职工医院

  (编辑:一 坤)

作者: 李建明 石毅 石磊 党华伸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