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5期

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我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药、针灸和运动疗法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阐述如下。1临床资料中风后遗症患者60例,均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经颅脑CT或MRI证实,男38例,女22例,年龄35~70岁。6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按常规给予营养神经和改善脑......

点击显示 收起

     我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药、针灸和运动疗法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阐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中风后遗症患者60例,均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经颅脑CT或MRI证实,男38例,女22例,年龄35~70岁;脑梗塞42例,脑出血18例,患者均伴有肢体瘫痪(无意识障碍);病程6~180天;6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按常规给予营养神经和改善脑血液循环的药物治疗,综合疗法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针灸和运动疗法:(1)中药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随症加减,伴言语不利、吞咽障碍者加菖蒲、远志、郁金;口眼斜者加白附子、僵蚕;肢体痉挛者加全蝎、蜈蚣;肩痛者加白芍、甘草;软瘫日久、肌力减弱者加少量马钱子;病程日久者酌加补益肝肾之品。(2)针灸以开窍醒神法和辨证取穴相结合。选穴:人中、内关、三阴交、极泉、曲池、合谷、足三里;口眼斜配合地仓、颊车;足内翻配合丘墟透照海;手能伸不能握配合合谷透后溪,能握不能伸配四缝。(3)运动疗法:以Bobarth法为主,卧床期主要保持良肢位,定时变换体位,关节被动活动,早期坐位平衡;离床期主要对坐位平衡、移乘、站立、中心转移、跨步、步行、ADL(进食、更衣、排便等)和全身协调性训练等;步行期以实用步行、站立平衡、手杖使用及上下楼训练为主,每次40min,每天2次。2组患者观察期为2个月,分别于入院第1天,治疗后30天和2个月时由同一医师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run-strom6级阶段法;ADL采用Barthel指数法,10项总分100分,≤40分为ADL重度损害,41~60分为中度损害,>61分为轻度损害。

  综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下肢Brunstrom分级≤3级22例,≤5级8例;上肢≤3级23例,≤5级7例;治疗30天时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2个月后下肢Brun-strom分级≤3级5例,4~5级19例,6级6例,上肢分别为14、12及4例,ADL达中度14例,轻度16例,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及P<0.01)。对照组治疗前下肢Brunstrom分级≤3级23例,≤5级7例,上肢分别为24例、6例;治疗2个月后下肢≤3级19例,≤5级10例,6级1例,上肢分别为21例、8例及1例,ADL重度12例,中度12例,轻度6例,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 讨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能有效改善脑循环血量,建立侧支循环,改善缺血区供血,促进出血区血肿吸收。如在此中药基础上酌加补益肝肾之品,还能营养脑神经细胞,促进轴突再生、促进半暗带神经细胞的修复。针灸治疗,疏通经络、调整气血,能有效建立大脑与肢体的联系。运动疗法以患者的主动训练为主,有主观意识参与,对大脑的刺激强度和兴奋中枢皮质区域均比其他训练方法更强,能加快损伤脑组织的恢复、提高脑的适应能力,加速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组。并可避免患者肌肉萎缩、关节痉挛、足下垂及严重痉挛状态等继发障碍对肢体康复的影响。

     综上所述,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能有效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

  作者单位:130021吉林长春,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指导老师)

   (编辑:若 木)

作者: 成凯,杨楠,艾长山,王东,李莹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