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5期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9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我科于2004年10月曾急收治因用餐误服而导致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患者9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9例患者中男5例,女4例,年龄15~60岁。当地防疫站对呕吐物及残余食物做毒物定性化验,证实为氟乙酰胺中毒。2实验室检查血象:8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减少(20~90)×109/L。...

点击显示 收起

  我科于2004年10月曾急收治因用餐误服而导致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患者9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例患者中男5例,女4例,年龄15~60岁。餐后2~20h发病,首发症状均为恶心、呕吐及上腹痛。随后出现头昏、头痛4例,周身乏力4例,流涎2例,四肢麻木2例,抽搐3例,心悸2例,胸闷1例,短暂失语4例,9例均烦躁不安,其中转为意识模糊1例,昏迷8例。当地防疫站对呕吐物及残余食物做毒物定性化验,证实为氟乙酰胺中毒。

    1.2 实验室检查 血象:8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减少(20~90)×10 9 /L。7例患者:心肌酶学的检查α-羟丁酸酶增高(269.0~839.3u/L);乳酸脱氢酶增高(334.2~1040.5u/L);谷草转氨酶增高(94.5~661.5u/L);肌酸磷酸激酶增高(150.7~1010.8u/L)。肝功能:2例患者谷丙转氨酶增高,1例62u/L,1例大于200u/L;2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增高 (20.5~50.7μmol/L);2例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11.0~15.7μmol/L)。肾功能:3例患者血清肌酐增高(253.12~500.3μmol/L);3例患者血清尿素氮增高(12.1~24.4mmol/L)。9例患者全血血氟浓度均增高(4.81~12.71μmol/L)。心电图异常2例,窦性心动过速2例,心肌缺血1例。

  2 治疗与结果

    因患者来我院时已逾36h,故未再催吐,洗胃。除给予20%甘露醇导泻等一般处理外,特效治疗为肌注乙酰胺,开始为50%乙酰胺5ml,每6h肌注1次,随病情改善而延长至停用,用药时间为7~15天。对3例深昏迷,肾功能有明显损害者,给予2~3次血液透析及血液灌流。

    住院中,3例昏迷患者曾短暂神志转清后再度进入昏迷状态;5例神志清醒后曾出现运动性失语,其中3例遗留语言不清及多发性神经症。

    经上述治疗后,患者全部脱险,各项异常指标均恢复正常,先后出院。

    5个月后,3例患者因语言不清,肢体皮肤感觉异常及走路不稳而再次来我科诊治,经使用高压 (下转第1566页)(上接第1557页) 氧疗,神经营养药物,同时加强功能锻炼后,症状均有所改善,目前仍在治疗中。另1例60岁患者因合并脑梗死,于出院4个月后死亡。余5例均恢复良好。

  3 讨论
    
  氟乙酰胺进入人体后,主要干扰三羧酸循环,最终对消化、神经、血液、循环及泌尿诸系统造成损害。本品常蓄积于骨内,当血液中毒物浓度低时,会再次向血循环中释放,引起二次中毒。本组病例所见亦支持此论点。治疗中总结几点经验如下:(1)及时注射乙酰胺,此药是目前治疗氟乙酰胺中毒的特效解毒剂。(2)对深昏迷,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及血液灌流以清除体内毒物,减少各脏器的损害。(3)对有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应尽早给予高压氧及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单位:477150河南郸城,郸城县人民医院内三科

  (编辑:若 木)

作者: 王刘芬,孙 超,赵 丹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