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5期

微波凝固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体会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微波凝固(MCT)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对8例确诊肝脏良性或恶性肿瘤的患者,3例在局部麻醉B超引导下应用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PMCT),5例开腹直视下行微波凝固治疗。结论PMCT临床适应证广,热效应佳,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临床资料2003年2~......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微波凝固(MCT)治疗肝脏肿瘤临床效果和意义。 方法  对8例确诊肝脏良性或恶性肿瘤的患者,3例在局部麻醉B超引导下应用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PMCT),5例开腹直视下行微波凝固治疗。 结果  8例患者术后随访半年,除1例因肝癌巨大、多发,肝功能衰竭死亡外,余7例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影像学(B超、增强CT)检查示肿块完全消失2例,余6例(包括死亡的1例)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明显减小者4例。 结论  PMCT临床适应证广,热效应佳,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3年2~11月,我科收治8例肝脏肿瘤患者,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35岁。原发性肝癌5例,继发性肝癌1例,肝血管瘤2例。6例为单发病变,2例为2个以上多发病变。术前经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明确诊断。

  1.2 手术方法

    1.2.1 仪器 我院应用的是南京亿高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ECO-100型无杆温微波刀。


    1.2.2 手术入路和方案 术前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特点明确肿瘤的性质、部位、大小、数目,制定最佳手术入路和方案。

    1.2.3 方法 常规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3例患者B超引导设定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穿刺点腹壁各层后,B超引导“微波刀”刺穿皮肤腹壁各层进入肝肿瘤病灶内,开启微波功率60~80W,微波场作用下组织内水分子随微波频率高速转动互相摩擦产生热量,当组织内温度升到50℃以上时,肿瘤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变性凝固,从而不可逆转坏死,微波达到目的定时(10~15min)结束后,关闭微波功率,由病灶内拔除“微波刀”,穿刺点常规消毒覆盖无菌纱布,结束治疗,另5例患者开腹后发现不能切除,直视下探明肿瘤大小,微波刀单根或两根同时插入肿瘤内,完成肿瘤的微波凝固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影像学检查资料(B超、CT、MRI等),可见肿瘤缩小甚至吸收消失,多发或者巨大肿瘤1次治疗难以治愈,可分多次反复行MCT术治疗。2例多发者均行2次治疗。

  2 结果

    手术后8例患者穿刺点均有疼痛不适,5例伴短暂中低热,镇痛降温后均缓解,无出血、胆漏、空腔脏器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8例患者术后随访半年,除1例因肝癌巨大、多发,肝功能衰竭死亡外,余7例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影像学(B超、增强CT)检查示肿块完全消失2例,余6例(包括死亡的1例)肿块均有不同程度 缩小,其中明显减小4例。

    3 讨论

    肝脏肿瘤分良、恶性两种,是常见的消化系肿瘤,距1995年卫生部统计,我国肝癌年死亡率占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是严重影响人民身心健康的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肝脏肿瘤首选治疗办法是手术切除病灶,但是,并不是每例患者均适宜手术切除,例如靠近肝门部、大血管附近、膈顶者手术切除困难,或者已做过肝癌手术后又重发,无法再手术者,以及因年高体弱、有高血压冠心病等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此类失去手术机会的肝肿瘤患者,放疗和化疗的效果不理想。

    微波凝固治疗是应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在生物学与临床医学上的应用,尤其在抗恶性肿瘤上应用广泛。所谓微波的热效应,即是在微波场的作用下,组织内水分子随微波频率高速转动,互相摩擦可产生热量的效应。结合肿瘤组织含水量丰富、微血管交换能力差的特点,短时间微波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内可升到65~100℃的局部高温,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变性凝固,从而不可逆转坏死,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通过8例肝肿瘤患者的治疗我们体会PMCT临床适应证广,热效应佳,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443002湖北宜昌,葛洲坝中心医院外三科

  (编辑:卉 梅)
   

作者: 刘斌,梅杰,张光辉,褚皓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