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7期

心导管术后假性动脉瘤超声引导压迫修复1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超声检查:用10MHz高频线阵探头对腹股沟股动脉穿刺处进行实时检查,股动脉前方见6。超声诊断: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用高频线阵探头定位股动脉腔与假性动脉瘤腔之间的瘤口,将探头置于瘤口上方最佳位置,在彩色多普勒监控下,探头向下适度垂直加压直至瘤口内无血流通过,同时保持正常股动脉的血流通畅。反复5次后压迫成功,......

点击显示 收起

     患者,男,47岁。行心导管术后股动脉穿刺插管处局部出现肿块,伴有震颤和杂音。超声检查:用10MHz高频线阵探头对腹股沟股动脉穿刺处进行实时检查,股动脉前方见6.0cm×5.5cm×3.2cm的无回声区,与股动脉相通,口直径为6mm,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检查示:无回声区内充填血流信号,为动脉血流频谱。超声诊断: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临床采用了加压包扎法。过24h后复查,瘤体较前变大,为7.0cm×5.9cm×4.0cm,瘤口处仍有血流通过。用高频线阵探头定位股动脉腔与假性动脉瘤腔之间的瘤口,将探头置于瘤口上方最佳位置,在彩色多普勒监控下,探头向下适度垂直加压直至瘤口内无血流通过,同时保持正常股动脉的血流通畅。持续加压10~15min后缓慢减压,如果此时显示瘤口内仍有血流,就反复上述过程。反复5次后压迫成功,正常状态下瘤口处无血流通过。操作完毕后,患者局部加压包扎,以防止复发。

  讨论:随着心导管术的开展,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已成为临床常见并发症。目前对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介入与介入治疗两大类。非介入治疗包括观察法和压迫疗法,压迫疗法又分为盲压法与超声引导压迫修复法。介入治疗包括开放性外科手术和经皮注射疗法。盲压法由于缺乏可视性,往往不能准确闭合瘤体,且常会在假性动脉瘤与其起源动脉内同时形成血栓,致使治疗时间较长。超声引导压迫修复可在治疗过程中随时监测起源动脉及瘤体情况,可随时调整压迫的力量,直至瘤口闭塞。超声引导压迫修复法以其安全、有效、费用低廉等特点日益成为治疗假性动脉瘤的主要方法。

  作者单位:133000 吉林延吉,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电诊科

  (编辑:若  木)

作者: 林海淑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