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7期

心电图ST段抬高100例诊断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尽管有更先进的实验室检查供病人使用,但心电图作为既简便又实用的项目多年来一直深受临床欢迎。本文就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0例心电图ST段抬高病人作一简要分析,供临床参考。所有病人ST段抬高均达到下述标准:在V1~3导联ST段抬高≥0。在V4~6及肢体导联(aVR除外)ST段抬高≥0。...

点击显示 收起

    尽管有更先进的实验室检查供病人使用,但心电图作为既简便又实用的项目多年来一直深受临床欢迎。本文就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0例心电图ST段抬高病人作一简要分析,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病例为我院2002年6月~2005年6月的住院病人,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58.6±15.7岁。所有病人ST段抬高均达到下述标准:在V1~3导联ST段抬高≥0.2mV;在V4~6及肢体导联(aVR除外)ST段抬高≥0.1mV。

  1.2  方法  (1)心电图测量。以PQ段作为等电位线,经连续测量3个心动周期的ST段水平,取其均值。(2)记录主要症状、体征和阳性检查结果。(3)分类统计临床诊断。

  2  结果

  临床诊断分析:(1)急性心肌梗死67例,病人均有剧烈心前区痛,心电图坏死型Q波,ST-T呈单项曲线抬高(0.34±0.27mV),心肌酶升高,ST段抬高随病情改善,与心肌酶谱同步向正常演变。(2)室壁瘤21例,心电图ST段抬高0.19±0.12mV, 心肌酶均正常,超声心动图证实局部室壁变薄,运动消失或呈矛盾运动,在收缩期和舒张期局部室壁向外膨出。(3)变异型心绞痛8例,心电图ST段抬高0.18±0.14mV,其中4例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T波直立高尖。(4)急性心包炎2例,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速,aVR、V1导联ST段下降,其余导联ST段抬高0.20±0.06mV,各导联QRS波低电压。(5)感染性休克1例,血压60/30mmHg持续25min后,心电图ST段抬高0.2mV,随着感染和休克得到控制,心肌供血改善,ST段恢复到等电位线。(6)过早复极综合征1例,主诉间断心前区不适,心电图V1、V2导联ST段自J点抬高0.26mV,二阶梯运动试验ST段恢复至等电位线。

  3  讨论

  ST段是QRS波终点至T波起点的一线段,反映心室肌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在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曲线上为2相,相当于缓慢复极期,其形成主要是Ca2+缓慢内流的结果。正常情况下ST段亦可抬高,肢体导联和V3~V6导联不应超过0.1mV,V1~V3导联不应超过0.25mV。ST段抬高超过正常范围,是心肌损伤的心电图特征性表现。
在胸前导联,ST段抬高意味着ST段向量向前。ST段抬高可能发生于心外膜下心肌损伤、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脏肿瘤或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一过性心肌缺血。除由损伤电流所致ST段抬高以外,也可由心内膜下心肌所致复极延迟或心外膜下过早复极所致。

  诊断与鉴别诊断:(1)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除极和复极异常,心电图在梗死区的导联上ST段抬高呈“单项曲线”,是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1]。(2)室壁瘤多位于左前壁和心尖部,心电图上坏死型Q波及QS波不仅代表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同时也意味着室壁瘤所在的部位,有Q波的导联在V1~V3上ST段抬高≥0.2mV或V3~V6上ST段抬高≥0.1mV,作为诊断室壁瘤的依据,其机制可能与窗效应、损伤电流和心室壁局部机械运动障碍有关[2]。(3)变异型心绞痛经冠脉造影证实由冠脉痉挛所致,心电图ST段呈损伤型抬高,对应导联ST段下降,在心绞痛缓解后,ST段抬高可恢复原状[3]。(4)急性心包炎累及心外膜下浅层心肌,产生损伤电流,心电图出现ST段广泛抬高,但QRS振幅减小,P波、T波振幅也相应减小。(5)重度休克时低血容量影响冠状动脉血液灌注,心肌缺血进展至心肌损伤时,表现在心电图上即相应导联ST段抬高。(6)过早复极综合征被认为是一种正常变异心电图,其发生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室复极异常、旁道加速传导有关,偶有不适,心电图表现为ST段自J点处抬高,最高可达1mV,运动可使ST段回到基线[4]。(7)高钾血症时血清钾>5.5mmol/L,心电图T波高尖;>10mmol/L,QRS波与T波融合成正弦曲线。(8)Brugada 综合征是一类因编码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导致心肌细胞复极时离子流发生紊乱,从而诱发多型性室速、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为V1~V3导联ST段抬高、右束支阻滞及倒置的T波[5]。(9)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出现继发性ST-T改变,V1~V3导联呈上斜型抬高,T波直立。此外,脑血管意外、颅内高压、急性腹膜炎、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洋地黄制剂、异丙肾上腺素、低温、过度通气、焦虑、饮冷水、过度吸烟等因素均可引起ST段抬高[6]。

  【参考文献】

  1  腾化民,王鹿,张建龙.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前后心电图QRS波群振幅合值的变化.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4,13(3):185-186.

  2  王燕武,朱艳丽,胡奉环,等.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T波形态与ST段持续抬高预测心尖部室壁瘤的对比研究.临床心电学杂志,2003,12(1):12-14.

  3  李玲.动态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4,13(2):125-127.

  4  黄泽民.早期复极综合征心前区痛8例报告.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3,12(1):34.

  5  吴杰. Brugada 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3,12(3):132-134.

  6  吕安康,沈卫峰. ST段改变的机制与分类.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0,9(3):129-130.

  作者单位: 130021 吉林长春,解放军第208医院461临床部

  (编辑:齐  永)

作者: 周府伯侯志宏李绍军卢振国左淑波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