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9期

正确引导和帮助糖尿病患者走出误区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保健品种类繁多,糖尿病治疗取得极大的进步,这无疑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还有部分患者的血糖、尿糖的升高及糖尿病的并发症仍然使他们心身备受煎熬,他们渴望医学进步,希望能够研制出特效的药物和根治的方法来彻底解除他们的痛苦。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基本......

点击显示 收起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保健品种类繁多,糖尿病治疗取得极大的进步,这无疑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还有部分患者的血糖、尿糖的升高及糖尿病的并发症仍然使他们心身备受煎熬,他们渴望医学进步,希望能够研制出特效的药物和根治的方法来彻底解除他们的痛苦。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基本的病理类型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的绝对不足,相对不足或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进而引起了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失常。其次,还认为糖尿病的病因与环境因素、精神紧张、饮食结构的不合理、肥胖及运动量的减少有关。近年来,本院所接诊的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在医学研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今天,如何利用现有的治疗手段达到治疗缓解的目的,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笔者在多年临床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总结出如下几点经验帮助糖尿病患者走出误区。

  1  误区一:“血糖升高拒服药”

  饮食控制和药物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手段,单纯的饮食控制只能使一部分较轻的患者血糖达到满意控制,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还必须加用适当的药物治疗。但由于患者惧怕药物的副作用,致使药物的依从性差,主要是由于糖尿病防治知识缺乏引起的,因为,“高血糖毒性”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降糖药的副作用引起的损害。

  2  误区二:药物价格高、降糖必定好

  目前市场上口服降糖药种类较多,其价格不一,不少糖尿病患者的头脑中似乎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价格越贵的药物降糖效果越好,进口药一定比国产药好。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药物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药物的价格不能作为选择用药的依据,应该根据每位患者自身疾病情况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所以,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降糖药物。

  3  误区三:药物频繁换、随意联合用

  不少患者认为,服用一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好,就再加用一种、两种若仍不能达标,就三种甚至四种口服降糖药物一起服用,以达一个“累加效应”,这种想法也是不全面的,不弄清楚药物的具体种类及相互作用,反而会使药物的“副作用”得到累加。

  4  误区四:拒绝胰岛素、打了会成瘾

  众所周知,胰岛素是人体必需的激素,帮助人体分解葡萄糖的降血糖最好的药物。然而,不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存在诸多偏见,甚至认为胰岛素注射后会成瘾,拒绝用胰岛素,丧失了治疗最佳时机而造成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为后续治疗带来困难。除1型糖尿病必需用外,2型糖尿病在下列情况也需要应用胰岛素:(1)经足量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后,血糖仍未能满意的控制;(2)合并急性并发症;(3)合并严重的代谢性综合征;(4)感染;(5)手术和应缴;(6)妊娠等。

  5  误区五:血糖控制好、马上药停掉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对此病还没有根治的方法,良好的血糖控制和维持需要长期坚持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心理咨询。每位患者都应向专科医生咨询相关知识,并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治疗计划。

  6  误区六:只要感觉好、医生不必找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总是跟着感觉走,只要没有明显不适,就认为病情得到控制,不去看医生,更不检查血糖,这是很冒险的。大家都知道,目前糖尿病诊断以及对病情的判断,主要依据血糖水平,症状仅能作为参考指标。

  现在是医学科学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作为医护人员,首先要更新观念,应该认识到从护理、精神、饮食以及预防合并症等方面宣传和普及相关知识,达到科学治疗,帮助糖尿病患者走出误区。

  作为患者家属,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正确引导患者,多看有关糖尿病知识的书籍,要让他们知道糖尿病是一类既可预防又可控制的疾病。做好饮食的合理搭配,精神上的安慰,合理的药物治疗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他们一定能享受与健康人同样的生活,同样的长寿。

  作者单位: 745000 甘肃庆阳,庆阳市老年保健医院

  (编辑:余  强)

作者: 唐歌张世龙王慧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