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9期

激光、干扰素综合治疗尖锐湿疣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本院自2004年1月~2005年6月,共治疗尖锐湿疣患者46例,均采用激光治疗或激光配合全身应用干扰素综合治疗,对其疗效进行了跟踪观察对比,现报告如下。尖锐湿疣发病部位为大小阴唇内外侧及肛周。将病人随机分为激光治疗和干扰素加激光综合治疗组,每组23例,每组的年龄、病程、病情相似。2治疗方法各类阴道炎治愈后再行......

点击显示 收起

     本院自2004年1月~2005年6月,共治疗尖锐湿疣患者46例,均采用激光治疗或激光配合全身应用干扰素综合治疗,对其疗效进行了跟踪观察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妇科门诊患者46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6岁。有7例合并霉菌性阴道炎,4例合并滴虫性阴道炎,2例合并阴道细菌病。尖锐湿疣发病部位为大小阴唇内外侧及肛周。局部病变为单个或融合成团、质脆的菜花状赘生物。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镜下见基底层棘细胞增生,中表层肥厚,核增大,外周见到不规则透亮区形成的核周晕状的挖空细胞。将病人随机分为激光治疗和干扰素加激光综合治疗组,每组23例,每组的年龄、病程、病情相似。

  1.2  治疗方法  各类阴道炎治愈后再行尖锐湿疣的治疗。

  1.2.1  CO2激光治疗  用1‰的新洁尔灭棉球常规消毒皮损处,0.5%的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用北京中科院生产的LD-10B型便携式CO2激光治疗机(波长10.6μm)。激光头对准皮损处,距离组织表面2~3cm,将光束垂直方向沿皮损部位依次扫描。对巨大型皮损,先将激光束沿病损基底部平行切除,再将光束垂直扫描,消除残留组织,扫描范围超出病损范围外界2~3mm。术中遇到少量出血时,用无菌纱布稍加压迫。术后保持局部干燥,用0.2‰高锰酸钾溶液坐浴3天,3天后局部水肿基本消退。术后10天来院复查,可见伤口脱痂,基本愈合。46例患者1例因皮损范围大,发生局部溃疡,经外科3次换药愈合外,45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化脓性感染。

  1.2.2  激光加干扰素  在应用上述激光治疗方法的同时,臀部皮下注射α-干扰素200万u,每日1次,连用10天。

  2  结果

  2.1  治愈标准  经上述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凡病灶完全消失,且无复发者为临床治愈。

  2.2  治疗结果  激光组治疗23例,临床治愈16例,治愈率为69.57%。激光加干扰素组治疗23例,术后3个月随访均未见复发,治愈率达100%,效果明显高于单用激光者。

  3  讨论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生殖道疣,属于性传播疾病,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且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而引起广大医务界的关注。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电灼、冷冻、5-Fu外涂等,虽有一定疗效,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出血、感染、手术面积大、疼痛剧烈,影响生活和工作等弊端,使患者难以接受。本院全部采用激光机治疗尖锐湿疣,因治疗创面小,准确性高,出血少或不出血,患者痛苦小,术后反应轻、极少感染、不影响工作,患者易接受。但有个别患者经激光治疗后复发,这是由于尖锐湿疣属于性传播疾病,与机体的免疫缺陷有关,因此免疫疗法的应用受到关注。

  近年来,对生殖器疣的治疗主要采用激光和干扰素。干扰素有抗病毒、抗增殖和调节免疫作用。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是通过干扰素分子与目标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相结合,激活目标细胞内的抗病毒蛋白基因,在细胞内合成抗病毒蛋白,切断病毒mRNA和抑制病毒蛋白质的“翻译”,从而使目标细胞呈抗病毒状态。干扰素可诱导靶细胞内的“抗细胞分裂活性基因”合成某些抑制酶类,阻断G1期分裂,从而抑制病毒的繁殖和前干细胞的增殖,达到抗增殖作用。在免疫学中,把机体的整个免疫功能概括为免疫监视、免疫防护和免疫自稳,干扰素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和杀伤细胞的杀伤活性,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转化,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销毁作用和细胞毒活性,防止再感染及阻断自身抗体的形成。总之,干扰素对整个免疫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

  激光加干扰素综合治疗尖锐湿疣,因经济、安全、操作方法简单、复发率低、临床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710032 陕西西安,西安市圣和医院

  (编辑:余  强)

作者: 王富英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