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20期

肺栓塞误诊2例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自从1819年Laennec首次报道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以来,已经过2个世纪,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肺栓塞领域仍未有新的进展。20世纪80年代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无论在病因学、无创性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肺病栓塞防治研究的局面为之一新。我国肺栓塞的防治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较快。......

点击显示 收起

  自从1819年Laennec首次报道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以来,已经过2个世纪,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肺栓塞领域仍未有新的进展。20世纪80年代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无论在病因学、无创性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肺病栓塞防治研究的局面为之一新。我国肺栓塞的防治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较快。1997年6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肺栓塞进展学习班,并成立了“急性肺栓塞溶栓及抗凝治疗多中心临床试验”协作组;1998年有3个肺栓塞专题列入“九五”国家科技公关计划,并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又于2001年6月在大连市成功地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肺栓塞学术会议”,反映出我国近年来肺病栓塞研究的发展。但国内有些地区和医院因条件所限,信息闭塞,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对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仍袭用陈旧的观念和方法,不能做到现代化和规范化, 严重影响我国肺病栓塞诊治水平的全面提高。近年我国出台了《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的建议》,以规范我国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
    
  肺栓塞在西方占死亡的第三位,未经正确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的严重的肺栓塞死亡率可以高达35%。肺栓塞常常被误诊为其他心肺疾病。现就2例误诊的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病例及分析

  1.1  病例1:  肺栓塞误诊为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患者,男,45岁,已婚,气短、咳嗽,活动后加重8个月。患者于8个月前出现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支气管炎,抗感染治疗后一度好转。之后反复剧烈咳嗽、无痰,严重咳嗽后头晕,气短,活动后加重,运动耐量逐渐下降。夜间平卧位及右侧卧位可减轻,但呼吸困难与体位关系不大,主要与活动有关。入院体检:P 100次/min,BP 105/70mmHg。患者频繁咳嗽,呼吸困难,口唇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前区心脏搏动范围增大,搏动最强的部位下胸骨左缘,呈抬举样搏动。心界向左扩大,心界位于左第五肋间锁中线外3cm。P2亢进分裂。双下肢轻度水肿,左右下肢周径不等,左>右1.5cm。超声心动图右房、右室扩大,三尖瓣反流(中度),肺动脉高压(估测肺动脉压力103mmHg) 主肺动脉及右肺动脉明显增宽。胸部CT示:右肺动脉、右上下肺动脉及亚段、左上肺动脉栓塞,肺动脉高压。诊断:肺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
    病例特点:(1)以感冒症状起病,病情不断进展,咳嗽、气急,运动耐量下降。(2)慢性病程,逐渐加重,呈现肺动脉高压和心衰表现。(3)抗感染和抗心衰治疗效果欠佳。
     误诊原因:(1)因起病类似感冒和支气管炎而误诊。(2)因长期咳嗽、气急和低氧血症当作一般的肺心病。

  1.2  病例2:肺栓塞误诊为心衰。

  患者,男,59岁,突发呼吸困难、憋喘7天。患者因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卧床2天后下床上厕所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喘憋、出冷汗,无明显胸痛。当时查心率120次/min左右,血压240/120mmHg,呼吸36次/min,口唇紫绀,双肺散在干鸣音。无创监测血氧饱和度60%~70%,当时按照“急性左心衰”治疗,给予心电监护、静点硝酸甘油等治疗,呼吸困难、胸闷和憋喘有所减轻。 9日后患者再次发作呼吸困难,当时血压130/85mmHg,呼吸20次/min,但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20次/min,心律齐。心电图呈SiQmTm,V1、V2呈QS型,V3呈rS型,V3~V4递增不良,V1~3导联ST段抬高0.2~0.3mV,V5~6和Ⅰ导联ST段压低约0.1mV,疑为急性肺栓塞。次日急行肺动脉造影,示双肺动脉栓塞,给予尿激酶50万u主肺动脉内溶栓治疗,术后症状基本缓解。股浅静脉、左腘静脉符合血栓声像图表现,并再通。患者经溶栓和抗凝治疗后,病情稳定,呼吸困难消失,心率降至正常,痊愈出院。
    
  病例特点:(1)本例患者的典型特点是术后下床活动后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憋、出冷汗,心率、呼吸增快,口唇紫绀,血氧饱和度下降。上述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应考虑到肺栓塞的诊断,此例被误诊为心衰。(2)在第1次发作后,患者于9日后呼吸困难再发,说明至少有2次肺栓塞发作。(3)第2次发作心电图呈典型的SiQmTm。
   
  误诊原因:没有留意到手术与卧床与肺栓塞发生的关系。

  2  结束语

  肺栓塞规范化诊治方法的制定与建立,须按循证医学模式进行,即在临床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得到客观临床科学研究结果的支持。

  【参考文献】 (略)

  作者单位: 125001 辽宁葫芦岛,葫芦岛市中医医院

   (编辑:石  岚)

作者: 王忠锁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