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20期

益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难以一次性根治。近年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同时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根治幽门螺旋杆菌临床困难较大,电子胃镜的临床普及给消化道疾病诊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共治疗慢性胃炎65例,从中西医两个方面观察临床效果,现总结......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难以一次性根治。近年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同时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根治幽门螺旋杆菌临床困难较大,电子胃镜的临床普及给消化道疾病诊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共治疗慢性胃炎65例,从中西医两个方面观察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病例资料

  治疗组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14岁2例,15~20岁14例,21~50岁23例,60岁以上3例;病程6个月~1年13例,1~3年25例,3年以上4例,其中胃次全切除2例。

  对照组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4岁1例,15~20岁8例,21~50岁12例,60岁以上2例;病程6个月~1年7例,1年以上~3年14例,3年以上2例,其中胃次全切除1例。65例患者接受本治疗前均在其他医院接受中西药多次治疗,全部患者均排除消化道肿瘤、心脏病、糖尿病。同时消化道症状反复发作不愈。

  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1]:依据《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

  西医诊断标准[2]:参照《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诊断》:(1)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充血水肿、溃疡面及出血点、糜烂点。(2)胃黏膜及胃液尿素酶快速诊断试纸法测试幽门螺旋杆菌为阳性。(3)具有胃脘部胀痛,灼热感,反复吐酸,打嗝等上消化道症状等。

  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基本方:柴胡15g,香附15g,元胡15g,半夏10g,陈皮10g,九香虫10g,干姜10g,蒲公英10g,白花蛇舌草10g,甘草6g。

  辨证加减:肝胃气滞,痛攻窜肋背者加甘松10g,郁金10g;寒邪犯胃,胃脘冷痛加藿香10g;食滞胃肠,胃脘胀痛或朝食幕吐加枳实15g,莱菔子15g;瘀阻胃络,痛如针刺者加生蒲黄30g,五灵脂15g;脾胃虚寒,胃痛绵绵者加肉桂15g;胃阴亏虚,舌红无苔,胃痛隐作者加白芍15g,石斛15g;并发胃出血者加三七10g。

  每天1剂,加水1000ml(先用清水泡1h),水煎至400ml,每天2次,餐后1h温服。
对照组,阿莫西林胶囊,每次0.5g,每天3次,灭滴灵0.4g,每天3次,雷尼替丁,每次0.15g,每天2次。

  两组均3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旋杆菌(Hp)。

  4  疗效判断与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1]:治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胃镜复查黏膜炎症消失;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胃镜复查胃黏膜炎症有好转;未愈:症状未改善,胃镜检查无好转。

  结果显示:临床主要改善情况,治疗后治疗组胃脘胀痛,灼热嘈杂、泛酸,呃逆、嗳气,显效例数分别为38例、39例、40例,对照组分别为13例、10例、16例,两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2%和81.52%,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镜检查情况分析:治疗组治愈率94.88%,好转率3.31%,对照组治愈率72.83%,好转率18.48%,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

  Hp清除情况:治疗组42例,1个月清除率89.16%,2个月清除率92.77%,3个月清除率97.59%;对照组分别为91.30%、78.26%、65.22%。两组经统计学处理,1个月清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个月及3个月清除率差异均非常显著性(P<0.01)。

  5  讨论与体会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范畴,胃脘痛病位虽在胃,但与肝失疏泄,气机瘀滞有关。胃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以通为顺,以降为和。肝失条达,肝气横逆犯胃,则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自1983年发现幽门螺旋杆菌以后,电子胃镜在基层临床大量应用,Hp的检测率逐渐提高,同时,Hp与胃炎及胃溃疡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根除Hp是治疗胃炎及胃溃疡的重要方法。

  方中柴胡升举清气,转旋枢机,疏肝解郁,调气散结;白芍养血敛阴,和营止痛,柔肝体,养胃阴;元胡治血理气止痛,有加强止痛;香附疏肝理气,宣散郁滞,行气止痛;半夏、陈皮健脾化湿,和胃降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此类药物能增强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利于胃肠减荷及康复;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杀菌,对Hp有抑杀作用;九香虫、干姜辛温暖胃,降气止呃;甘草补益中气,缓痉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中白芍配甘草,养肝胃之阴,缓肝胃之急,柴胡和白芍配伍,一散一收,补泻兼顾。全方合用,达到根除Hp,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促进组织修复,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临床疗效证实,在消除及缓解临床主要症状方面,本方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对Hp感染诱发的胃部充血水肿、糜烂、溃疡面、出血点均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戴慎,薛建国,岳沛平.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7-57.

  2  王尉文.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标准.长沙:湖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79.

  作者单位:1 715517 陕西蒲城,陕西省蒲白利康医院

        2 715500 陕西蒲城,蒲城县中医院

  (编辑:石  岚)


 

作者: 巩志超,张东平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