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23期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尤其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约20%的35岁以上女性患有子宫肌瘤。过去对子宫肌瘤除了切除,别无选择。虽然切除子宫对夫妻生活不会构成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患者在切除子宫后还是出现了许多生理及心理方面的问题,甚至出现感情危机。有的丈夫认为妻子没有了......

点击显示 收起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尤其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约20%的35岁以上女性患有子宫肌瘤。过去对子宫肌瘤除了切除,别无选择。虽然切除子宫对夫妻生活不会构成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患者在切除子宫后还是出现了许多生理及心理方面的问题,甚至出现感情危机。有的丈夫认为妻子没有了子宫是个不完整的女人,从心理上嫌弃妻子,甚至移情别恋,造成家庭的不稳定,一些切除了子宫的妇女也觉得低人一等,变得越来越不自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也多了起来,切除子宫已不再是子宫肌瘤患者惟一的选择。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介入治疗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使用介入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避免了因手术切除子宫造成女性生理性的缺损,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医疗效果理想,现就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资料

  本组18例,年龄24~53岁,平均36.5岁。18例中,壁间肿瘤12例,黏膜下肌瘤3例,浆膜下肌瘤3例。其中单发性12例,多发性6例。

  2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部包块、继发性贫血,以及产生尿频、排尿困难,便秘、大便不畅等症状。全部经妇科检查、B超检查、CT平扫和增强确诊。

  3  治疗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鞘后,先用猪尾导管进行腹主动脉盆腔血管造影,显示子宫动脉。用5F-Cobra导管在超滑导丝导引下,先后对两侧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进行左、右子宫动脉造影确认子宫肌瘤供血动脉后进行栓塞,分别选用栓塞剂为“0-4”号丝线段、聚乙烯醇微粒、超液态碘化油加平阳霉素、明胶海绵等。在电视透视严密监控下经导管缓慢注入,至子宫动脉主干血流停滞,造影确认后再注入3~4条明胶海绵,治疗结束。

  4  护理

  4.1  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卫生宣教  子宫肌瘤是平滑肌源性的良性肿瘤,其血供来源于双侧子宫动脉,由子宫动脉分支在肌瘤周围包膜内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并有放射状分支进入肌瘤内部,随肌瘤增大,血管增粗、增多。子宫肌瘤的血供特点使栓塞剂随血流基本上进入肿瘤病灶,正常子宫组织的安全性有一定的保证。通过对肌瘤患者栓塞后子宫肌层的MRI分析发现,双侧子宫动脉栓塞不会导致正常子宫组织的坏死。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由于盆腔丰富的吻合支及侧支循环的建立,可保证子宫正常血液供给,无子宫受累及变性坏死。在患者入院后应仔细介绍微创介入手术的原理及过程,使患者对手术栓塞治疗有进一步的了解,消除顾虑及紧张心情,积极地配合治疗。

  4.2  术前准备
   
  (1)嘱咐患者手术治疗前4h禁食,备妥盐袋、栓塞剂、CT平扫与增强片等。术前1h给予留置导尿管,以达到术前引流尿液,排空膀胱,术中及时引流含造影剂的尿液,减少对膀胱的刺激,避免含有造影剂的尿液成像影响子宫肌瘤造影成像的观察。

  (2)化验室检查:常规作血常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查。
   
  (3)备皮位置为双侧腹股沟区。做碘过敏试验,阳性者可选用非离子造影剂,如碘必乐、欧乃派克等,备好抢救药品等,确保手术物品无误。

  4.3  术中护理  在介入医师指导下作好DSA造影,为栓塞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4.4  术后护理
   
  (1)协肋患者平卧,穿刺侧腹股沟区用盐袋压迫6h,肢体保持制动,平卧24h;检查股动脉穿刺包扎固定是否良好,周围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预防动脉出血。患者卧床期间,做好基础护理,密切观察远端肢体皮肤是否温暖,严密观察下肢血运情况。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做好详细记录。
   
  (2)疼痛护理:安慰患者,耐心解释疼痛的原因,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肌瘤血流阻断、肌瘤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加之栓塞剂注入引起疼痛。准确及时观察疼痛部位、时间、性质及程度,给予对症处理。根据疼痛程度可给予盐酸曲马多口服或度冷丁肌注,也可用镇静剂和暗示疗法,转移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

  (3)发热:一般体温不超过38℃,多发生于术后次日,可持续3~7天,为肌瘤缺血坏死造成的吸收热。应根据医嘱及时准确地给予抗炎治疗,预防感染,避免并发症发生。

  (4)阴道出血:阴道出血在黏膜下肌瘤较多,子宫动脉栓塞后,肌瘤缺血变性,肌瘤组织脱落引起出血,出血量较少,1~3天停止,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4.5  出院指导  嘱咐患者术后每月做1次B超复查。有腹痛、阴道出血不止等情况及时来医院检查。

  5  讨论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可保持子宫的完整性,免除了手术切除中遗留的手术瘢痕,符合现代女性美观的要求。

  由于是微创手术,患者没有开腹,对身体的生理干扰小,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次日就能自己起床活动,术后24~72h即可出院,住院费用大大下降,符合现代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要求。

  从现有技术来说,原来需要开腹手术切除子宫肌瘤的患者中95%以上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及介入栓塞来达到治疗的目的,给育龄期妇女留下了再生育的空间。

  自从有了介入治疗方法,保住了许多原本就不应该切除的子宫,免除了许多女性朋友的切肤之痛,消除了许多家庭因切除了子宫而留下的隐患,同时也给许多患子宫肌瘤患者的生活平添了几分自信。作为介入护理人员来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护理模式也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现在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护理,因而对护理人员来说知识更新、观念更新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共同努力,做好卫生宣传教育,推进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

  (编辑:汪  洋)

  作者单位: 430063 湖北武汉,武汉市武昌医院放射科

 

作者: 杨彩萍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