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2期

结肠黑变病9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年来经结肠镜及病理证实的9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结论结肠黑变病是一种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的以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病变,该病变的发生与长期便秘服用蒽醌类泻剂有关。【关键词】结肠黑变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近年来经结肠镜及病理证实的9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结果  9例患者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结肠黑变病是一种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的以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病变,该病变的发生与长期便秘服用蒽醌类泻剂有关。
   
  【关键词】  结肠黑变病; 临床特点

  随着结肠镜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结肠黑变病病例较以往常见。现将本院近年来经结肠镜及病理证实的9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37~76岁,平均56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便秘、腹胀、腹痛、排便困难史,病程约2~20年,且有长期服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麻仁丸、番泻叶等泻药史。

  1.2  方法  本院采用CF-20L型结肠镜,在全结肠检查中发现大肠黏膜呈棕色、褐色、黑色的斑片状或纹状改变,即取黏膜活检,标本经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表现。

  1.3  结果  9例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全结肠黑变病3例,左半结肠黑变病6例,色素沉着度1度3例,2度4例,3度2例。病理检查中黏膜固有层内有大量密集的胞浆内有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8例;间质中有大量密集的含铁血黄素颗粒1例。

  1.4  治疗方法  (1)治疗便秘,着重从生活调摄,多饮水,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品,忌辛辣燥热之品;适当运动;腹部按摩,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2)心理治疗,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解除焦虑、抑郁情绪。(3)停用蒽醌类泻剂,对于便秘者改为口服促胃肠动力药物如西沙必利等,用对结肠黏膜无刺激的泻剂如福松等。

  2  结果

  9例患者中有6例3个月后复查结肠镜,其中5例已痊愈,其余4例黑变病程度减轻。

  3  讨论

  结肠黑变病是结肠黏膜的一种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病变。 其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该病发生与长期服用蒽醌类泻剂,包括番泻叶、泼鼠李皮、芦荟、大黄等有关,且黑变程度与服蒽醌类泻剂的时间及总量成正比[1]。 该病的结肠镜下特征是结肠黏膜光滑,有棕褐色、黑色的色素沉着,成虎皮斑、网条状或颗粒状分布,过去认为结肠黑变病多发于结肠、阑尾[2],但近年来的文献报道,黑变病多从直肠开始,向上逐渐蔓延至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乃至全结肠,因此有人冠以大肠黑变病[3]。其病理组织学的表现为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大致正常,黏膜下层增厚水肿、固有层有数目不等的含色素颗粒的单核吞噬细胞,有的散在、有的成簇出现,铁染色阳性,黑色素染色阳性。 治疗上应防止蒽醌类泻剂的滥用,解除便秘应注意从生活调摄、心理治疗及应用对大肠黏膜无刺激的泻剂,必要时对排粪困难的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耻骨直肠肌综合征采取直肠前突修补、直肠内套叠固定术、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以恢复正常排便。目前国内外虽有不少报道,结肠黑变病伴有结肠癌的发生,但结肠肿瘤与结肠黑变病是伴发还是因果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因此结肠黑变病者必须反复结肠镜检查。

  【参考文献】

  1  何代文.大肠黑变病临床与病理学研究.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1,26(3):316-317.

  2  Benavides SH,Morgaste PE,Monserrat AJ,et al.The pigment of melanosiscoli:a lectin histo chemical study.Gastrointes Enclosc,1997,46(2):131-138.

  3  胡维维,梁英锐,周小丽,等.结肠黑变病发病学的初步探讨.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3,12(3):267-269.

  作者单位:475100 河南开封,开封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编辑:石  岚)

作者: 左新宏蒋艳梅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