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1期

中药性味和饮食疗法浅说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中医学认为,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性和辛、甘、咸、苦、酸五味。中药四性是从其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至于五味既与药物的实际滋味有关,又与药物的功效相关。因而,医者常常凭着药物的这些“性味”根据中医理论来针对性治疗各种疾病。...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医学认为,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性和辛、甘、咸、苦、酸五味。中药四性是从其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疾病的属性有寒(寒证)、热(热证)的相对不同。前人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认识到某些药物作用于人体后能减轻或清除热证,认为其药性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如作用于人体后能减轻或消除寒证,则其药性属于热性或温性。至于五味既与药物的实际滋味有关,又与药物的功效相关。不同的药味有着不同的功效,本草把它们概括为“辛散、酸收、甘缓、苦燥、咸软、淡渗”。就是说辛味药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功效,一般适用于表证和气滞血瘀证;酸味药有收敛、固涩等功效,适用于盗汗、遗泄等证;甘味药能补、能缓,适用于虚弱证或能缓解拘急、疼痛等证;苦味药能燥、能泻,适用于热证和湿证;咸味药能软坚散结,适用于大便燥结、痰核、瘰疬等证;淡味能渗、能泄,适用于水湿等证。性与味显然是辨识药物功效的主要依据,但在临床上往往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理解和应用的。因而,医者常常凭着药物的这些“性味”根据中医理论来针对性治疗各种疾病。

    我们天天吃的食物,亦有着各种不同的“性”和“味”。例如,粳米味甘性平,功效为补脾、养胃、强壮、滋养。菠菜及根,气味甘辛无毒,利五脏……,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根尤良。生大豆,性甘平,除痈肿,煮汁饮……止痛。梨子,某凉润肺,清胃凉心、涤热息风,化痰已嗽,养阴濡燥等等。由此可见,食物亦有治病作用。利用食物治病的方法就是饮食疗法。即是根据食物的不同性味,分别作用于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从而可以调理和治疗疾病。远古时代,人们在采集野果、野菜时,发现某些食物不仅能果腹,而且可用以治病。“神农尝百草”的美好传说,正反映了我国先民早期的原始医疗实践。《素问·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善、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可谓药食相合、治病养生的科学配方。中药绝大多数产自天然,出于地道,况且许多药物本身就是食物,古来已有“药食同源”、“药食同用”、“药食同理”之说。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发挥着神奇的功效。

    “民以食为天”。人之机体日摄水谷,通过饮食以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化生为精、气、血、津液等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饮食物千百年来已适应机体消化吸收。食物一般不存在毒性问题,服用比较安全,既不伤肤,又不苦口,因而人们乐用于治病、保健、养生。黄宫绣在《本草求真·食物》中说,“食之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关于利用药石治病,毕竟由于药性的偏颇在其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某些不利于机体的反应,即所谓“毒性”。前人早就认识到这一点。《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其意是说,无论药物治疗或者饮食调养都不宜用之过度,以免损伤人体正气。在此,古人不仅指明了有毒药物的使用法度,而且也说明了药物治疗与饮食调养的关系。药物主要用以祛邪,饮食主要用以调养。

    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早已载有米仁、山药、赤小豆、蜂蜜、龙眼、百合、大枣等性味和治疗功效。它们既是药品,又是食物。古人治病往往首选食疗,主张“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张仲景《伤寒论》诸方中最著名的桂枝汤有五味药,所含桂枝、生姜、甘草、大枣都是烹调食品。在其服法中强调要啜热粥以助药力,用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并在其他方药中亦应用了粳米、米仁、大麦、小麦、赤小豆、鸡子黄、葱、酒等食品。其选药精当,配伍严谨,疗效卓著。在当时张仲景已把药治和食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食疗保健的鼻祖。孙思邈认为,饮食物既有“悦神爽志,以资血气”之功,又有“排邪而安脏腑”之能。在他的《千金方》中特列《食治》一门,详情介绍了谷、肉、果、菜等食物的治疗作用,并说“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方为“良工”。张子和虽以“汗、吐、下”攻伐而著世,告诫人们慎用补法,但在临床上亦不完全排斥补法。张氏往往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他把谷肉果菜之属形象地比之为德教;汗吐下之属比之为刑罚,并谓“德教兴平之梁肉;刑罚治乱之药石”。主张在正虚邪去之后少用药石,而多用谷肉果蔬来补虚复损。例如,他成功地用绿豆、鸡卵治愈暑夏暴泄症。朱丹溪善用滋阴潜阳,提倡药食并重。李东垣强调饮食在脾胃调养中的重要作用。主张饮食“谨和五味”顾护胃气,注重药石和食物的关系。其制方用药强调“药不妨食,食助药力”。

    在保健养生,却病延年的饮食疗病诸法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食粥”疗法。不仅受到历代医家,而且为学者,文人墨客所推崇。“粥美尝新米”、“只将食粥致神仙”,唐之白乐天、宋之陆放翁、张柯山等遗有赞美“食粥”的美妙诗篇。明代李时珍在其巨著《本草纲目》谷部“粥”条中列举粥疗四五十方,并详具功效。李氏充分肯定了“食粥”疗法的积极意义。清代学者曹慈山编撰《养生随笔》,精辟一卷“粥谱说”,专论“药粥”治病养生。曹氏强调在配制“药粥”时先择米、次择水、次火候、次食候等要求。实践证明,“食粥”疗法对于中老年保健养生及久病体虚患者的康复有着显著的功效。此外,在民间普遍应用黄芪炖鸡治气虚乏力;虫草煮老鸭治阴虚劳损;七孔猪蹄配伍通草治疗缺乳、少乳;刀豆和猪肾同煮治遗尿、尿失禁等等。经现代研究发现,许多用作食补或食疗的食物,不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成分,还含有许多可以直接用于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食疗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食物的种类繁多,各种食物所属“性味”不同。五味对五脏有其特定的亲和性。四性对不同体质也有适应性。《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五味调和则能滋补五脏,强健身体。如果五味偏嗜或太过,久之会引起相应脏气的偏盛偏衰,导致五脏之间的功能活动失调。《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咸,则脉凝注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胼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由此可见,五味对五脏具有双重作用,在饮食中不可偏颇。五味调和平衡,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此外,食物属性的阴阳寒热也应互相调和,如高粱、辛辣厚味、谷肉等为温热之品;冰水、瓜果生冷、鱼蟹、贝类水产等为寒冻之物,在服食时就应注意。黄宫绣也说:“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与人脏腑有损,而却增病促死。”所以,饮食疗法也应辨证配方,不仅寒热虚实相宣、五味谨和,而且也应因人、因病、因时而宜。《本草纲目》说:“春食凉,夏食寒,以养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由于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的变化,促进万物生长化收藏,春夏养阳以助生长之能,秋冬养阴以益收藏之本。人体也应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摄饮食,以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通过饮食疗法有利于脏腑功能的恢复,使机体能够吸取更多的营养物质,不仅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还可改善人体的不良状况。当今,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饮食疗法和中医中药一样将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带来乐观的前景。

   作者单位:314001 浙江嘉兴,嘉兴市中医院药剂科

   (编辑:石  岚)

作者: 吴潍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