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1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诊治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本文主要以中医学的角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简称CAG)发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的方法治则作一系统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导致胃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为主的慢性炎症。临床常见的证型有:脾虚湿热、肝胃不和、胃阴不足、气虚血瘀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本文主要以中医学的角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简称CAG)发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的方法治则作一系统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导致胃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为主的慢性炎症。其病因病机包括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和、久病虚劳等。临床表现,以上腹部胀满较为多见,伴有或无腹痛,脘部痞闷,嗳气,食欲减退,甚则毫无食欲,大便干结或便溏,口干口苦等;部分患者可见到消瘦、贫血、舌淡等体征。临床常见的证型有:脾虚湿热、肝胃不和、胃阴不足、气虚血瘀等,若能坚持以正规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予以治疗,同时注意饮食的控制与日常生活保健,多数都会收到满意的疗效。反之,如果不慎失治、误治,则有可能转成癌前病变,甚至发展为胃癌。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肝胃不和;胃阴不足;气虚血瘀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到反复损害,导致胃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的一种慢性疾病。该病多见于老年人,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的13%左右。如果病变部位在胃体,胃壁细胞抗体(PCA)阳性,血中胃泌素偏高,有内因子抗体,缺乏胃酸分泌者为A 型萎缩性胃炎;病变部位若在胃窦,胃壁细胞抗体(PCA)阴性,血中胃泌素正常,无内因子抗体,胃酸分泌正常的则为B型萎缩性胃炎。本病若没有经过适当的治疗,就有可能进一步的发展成癌前病变,乃至胃癌,因此备受医学界的重视。在临床诊治中发现,若能经由正确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予以治疗,不但可以有效地舒缓患者不适的症状,甚至还有使病情逆转乃至恢复正常的可能。

    1  临床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点[2~4]:

    1.1  体征表现  以上腹部胀满较多见,伴有或无腹痛,脘部痞闷,嗳气,食欲减退,甚则毫无食欲,大便干结或便溏,口干口苦等;部分患者可伴有消瘦、贫血、舌淡等体征。

    1.2  西医检查

    (1)胃液分析:A型CAG患者无酸或低酸,提示壁细胞数量显著减少;B型CAG患者大都胃酸正常或正常值低限(五肽胃泌素BAO为3.28±1.89mmol/h;或者加大组胺试验PAO为21.22±9.4mmol/h)。

    (2)胃镜检查:是CAG的主要检测手段之一,以黏膜变色、变薄及血管显露为重要特征。CAG胃黏膜呈灰白、灰黄或灰色,范围可以是弥漫的,也可以是局部的,甚至呈小灶状。CAG早期可见黏膜下小血管,重者可见到黏膜下大血管。如腺体萎缩后腺窝增生延长或肠上皮化生而呈过形成的表现,黏膜层变厚,表面粗糙不平,颗粒或结节僵硬感。

    (3)病理检查:①固有腺体萎缩,减少1/3以内者为轻度,减少1/3~2/3者为中度,减少2/3以上者为重度;②黏膜肌层增厚;③可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④固有膜炎症;⑤可有淋巴滤泡形成。

    2  病因病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以胀满为主,因此本病在中医学中主要归属于“胃痞”的范畴;又因为兼夹有其他不同的症状,也包含了胃痛、嘈杂、呕吐等病在内。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感受外邪,如外感六淫,表邪入里,或误下伤中,邪气内结于中焦,妨碍脾胃气机,升降失司,发生胃痞。

    (2)饮食不节,如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或嗜酒无度,损伤脾胃,纳运无力,食滞中焦,痰湿中阻,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司,而成胃痞。

    (3)七情失和,如抑郁恼怒,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横逆犯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或者忧思伤脾,脾胃受损,运化不力,胃失和降,发为胃痞。

    (4)久病素虚诸劳,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者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均可导致脾胃亏虚,胃失和降,形成胃痞。

    总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痞)的发生,中医认为主要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七情失和、久病素虚诸劳等,导致胃气郁滞,或者脾胃失养,胃失和降。其基本病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密切。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病机关键。若日久不愈可导致血行不畅,脉络瘀滞,血络损伤,发生吐血、黑便,甚至积聚(如胃癌)等变证。因此,一旦发现患者罹患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就须尽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3  辨证论治

    CAG在中医学中最常见的临床证型与对证方药分述如下[5~6]:

    3.1  脾虚湿热型

    症状:胃脘痞闷隐痛,神疲乏力,不思饮食、时有嗳气,口干或口苦,但不多饮,大便不爽或稀溏,舌苔黄腻、舌质淡或边尖红,脉细弦。

    治法:益气健脾,兼以清化。

    处方:参苓白术散合香连丸加减。

    用药:太子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炒苡仁15g、黄芩10g、仙鹤草15g、蛇舌草15g、半枝莲15g、煨木香6g、黄连2g。

    加减:腹胀痛甚者加佛手、枳壳;热甚者加蒲公英;便溏者加炒楂曲等。

    中成药:清幽养胃胶囊、肠胃康等。

    3.2  肝胃不和型

    症状:脘胁胀满疼痛,情志不遂时尤甚,矢气则舒,嗳气频作,纳差,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处方:柴胡疏肝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用药:柴胡5g,白术10g、白芍20g、法半夏6g、黄芩10g、仙鹤草15g、蛇舌草15g、半枝莲15g、炒苡仁15g、炙甘草5g。

    加减:气郁甚者加佛手或炒枳壳、麦芽;嗳气甚者加刀豆壳;胆汁反流者加金钱草;泛酸甚者加煅乌贼骨、白芨、大贝母;夜寐不佳者加百合、夜交藤等。

    中成药:理气和胃口服液、和胃胶囊等。

    3.3  胃阴不足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空腹时加重,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食欲不振,食后胃脘痞胀,舌红少津、有裂纹,少苔或花剥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

    处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用药:南北沙参各12g、麦冬15g、生地10g、玉竹15g、白芍20g、法半夏6g、蛇舌草15g、半枝莲15g、炒苡仁15g、百合15g、紫菀10g、莱菔子15g、炙甘草5g等。

    加减:恶寒又见大便干结甚者,加肉苁蓉、莱菔子;腹胀痛甚者加香橼皮或佛手;阴虚胃热甚者加石斛、天花粉等。

    中成药:养胃舒等。

    3.4  气虚血瘀

    症状:病程日久,胃脘部隐隐刺痛,固定不移,面黄、神疲、纳谷不香或食后痛甚,或吐血、黑便,舌苔薄白,舌质淡尖有紫斑、紫气,脉细涩。

    治法:益气化瘀。

    处方:六君子汤加减。

    用方:太子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蛇舌草15g、半枝莲15g、炒苡仁15g、丹参10g、莪术10、石见穿15g。如有出血者加白芨、参三七等。

    中成药:仁术健胃颗粒等。

    3.5  其他  如湿热中阻证以平胃散合香连丸加减;饮食内停证,选保和丸加减治之。也可用针灸取脾俞、胃俞、上脘、足三里等穴。

    4  临床病例

    例1:男,49岁,江苏南京人,2004年11月11日以胃脘痞满伴嗳气半年余就诊。患者自诉胃脘胀满,食后尤甚,嗳气,口干,胃纳欠佳,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江北人民医院查血常规、肝功能及二便常规均正常;胃镜及病理则诊断为: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四诊合参,辨证属脾胃气虚,夹有湿热。治当益气健脾,佐以清化。方选六君子汤加减,药物及剂量如下:太子参10 g、炒白术10g、法半夏6g、黄芩10g、仙鹤草15g、炒苡仁15g、蛇舌草15g、半枝莲15g、茯苓12g、炒楂曲各12g,共14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半小时服,二诊:患者自诉服上方后,前述症状有所减轻,纳食尚可,大便溏,日行1次,舌淡,边有齿痕,苔薄少,脉细。辨证为脾胃气虚,胃气不和,治当益气和胃。在原方的基础上去黄芩,加炙黄芪10g,用法同前,共14剂。三诊:患者症状持续减轻,胃痛不着,但此段时间因进食辛辣故舌苔又转薄黄腻,脉细弦。辨证仍属湿热不清,脾运不健,治当清化助运。方选平胃散合六君汤加减,药物及剂量如下:太子参10g、炒苍术10g、川朴6g、法半夏6g、仙鹤草15g、炒苡仁15g、黄芩10g、蛇舌草15g、半枝莲15g、炒楂曲各12g。用法同前,共14剂。四诊:药后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现偶有胃脘胀痛,苔黄腻已化,治循前法出入,原方去炒苍术、川朴,加茯苓12g、炒白术10g等,用法同前,继服28剂。五诊:(2005年3月18日)经江苏省中医院胃镜及病理复查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已转为慢性浅表性胃炎,非活动性,无肠上皮化生,患者自诉现除胃脘偶有胀满感外,其余证状基本均已消除,查其舌淡红,苔薄黄,脉细,辨证仍属脾胃气虚,余热未尽,仍应益气健脾,兼以清化,方用六君子汤加减,药物及剂量如下:太子参10g、炒白术10g、川朴6g、法半夏6g、仙鹤草15g、炒苡仁15g、黄芩10g、茯苓12g、蛇舌草15g、炒楂曲各12g。用法同前,续服14剂,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例2:男,57岁,江苏南京人,2004年1月16日以胃脘痞满1年余就诊。患者自诉食后脘胀,口干,有时嘈杂,畏寒,怕食生冷,舌质偏红,苔白腻。于江苏省中医院查血常规、肝功能及二便常规均正常;经查胃镜及病理诊断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经由四诊合参,辨证属脾胃气虚,寒热错杂。治当益气和胃,寒温并调。方选乌梅丸加减,药物及剂量如下:乌梅5g、黄连2g、细辛2g、川花椒2g、干姜2g、桂枝5g、熟附片5g、当归10g、党参15g、莱菔子15g、蜂蜜1匙。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煎好后加蜂蜜,饭后半小时缓慢吞服,共14剂。二诊:患者自诉服上方后,前述腹胀症状减轻,纳食尚可,舌偏红,苔薄少,脉小弦,治当前法出入。方药在原方的基础上加法半夏6g、全瓜蒌15g,用法同前,共14剂。三诊:患者服前方后,腹胀症状消失,舌淡,苔薄少,脉细,但大便2~3日一行。痞满消失,现属脾气亏虚,胃失和降,治以益气和胃降逆。方选六君子汤加减,药物及剂量如下:太子参10 g、炒白术10g、茯苓10g、法半夏6g、仙鹤草15g、炒苡仁15g、决明子15g、肉苁蓉10g、莱菔子15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共14剂,。四诊:前述症状基本消失,但仍需巩固疗效,再以上方减决明子、肉苁蓉、莱菔子;加蛇舌草15g、半枝莲15g、炒苡仁15g等,用法同前。随后以此方药持续加减治疗,续服至2004年11月10日,经江苏省中医院胃镜及病理复查:患者已转为轻度浅表性胃炎。患者自己认为已痊愈而停药,经随访,至今症状未见复发。

    5  讨论

        CAG在中医学中大都属于“痞满”、“胃痛”等范畴,其形成原因多由于外邪入侵、饮食劳倦、情志不遂等因素所致脾胃受损,日久气血生化乏源,胃络失于濡养,胃黏膜腺体萎缩。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颜色呈灰白色,以白相为主,黏膜变薄,血管透见等,此如草木之萎,乃正气虚弱的镜下表现。胃黏膜损伤日久,由胃及脾,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气滞、痰浊、血瘀接踵而至,可出现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病理改变。在治疗的过程中,除了遵守辨证论治的大法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原则[7~9]:

    (1)治疗过程需随时注意证型的变化。本文虽然将CAG的患者分为四个标准证型,但人毕竟是有机体,发病时往往是数种证型兼夹在一起,甚至寒热错杂(如病例2所示)。这时医者就必需明确的辨证处方,才能提高疗效。再则,CAG的治疗往往需要数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患者的证型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需时时注意证型的转变,做到方随证转,依当时的证型处以适当的方药,才符合中医的治疗原则。

    (2)CAG的诊治需时时注意补益脾胃。在脾胃病的论治中,调气和中为治本大法。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总以脾胃气虚为其本,故临床证治总以益气健脾、扶正固本为基础,这是阻断和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关键。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之相关性胃病与人体正气不足有关,脾胃气虚,可为Hp的附着、繁殖、致病提供客观条件;Hp感染后可进一步损伤脾胃,加重脾胃虚弱程度,使机体抗邪无力,Hp更不可能清除。现代研究表明,脾胃虚弱患者不仅Hp检出率高,菌量多,引起细胞变性崩解,并且胃炎的活动程度也较其他证型的患者为高。健脾益气能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可改善临床症状和病理,有助于清除Hp,防止复发,从而反证了脾胃虚弱是发病的根本。

    (3)衷中参西,舌镜互参,病证相合。在治疗的过程以中医辨证为主,同时结合现代检查,坚持衷中参西,病证统一的原则。临证首先辨清病位、病性、结合现代检测手段,阐述病机转化规律,选择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在辨证用药的同时参照胃镜检查结果,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以及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多加黄芩、仙鹤草、蛇舌草、半枝莲等以清热解毒,以达抑菌之目的。在治疗中若能使用汤药则更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而且疗效也远比成药好。中医辨证有寒热虚实之别,西医辨病有萎缩程度轻、中、重、肠化、不典型增生之分。二者互参,取长补短,中医辨证察舌、西医辨病观镜,结合临床,综合判断,指导治疗,既可提高疗效,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开拓了临床科研思路。

    6  结论

    在经历过众多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诊治后,可以发现本病若能坚持中医的治疗半年以上,再配合适当的饮食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多愈后良好。但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中、重度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属于胃癌前期病变者,有一定的癌变比例。然而,胃黏膜上皮细胞癌变并非是由正常细胞一跃而成为癌细胞,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发展为恶性肿瘤之前,常经历多年持续的癌前变化。这时若能及早识别和治疗这些病变,即为防治胃癌的有效途径。世界公认的癌前病变主要有:中度以上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上皮中度以上的肠化和异型增生。因此,加强对本病中医药预防治疗就变得非常重要,这也是值得我们所有中医同道特别注意的。

    【参考文献】

    1  阎清海.胃肠病诊疗全书.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0,637-639.

    2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7-190.

    3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416-429.

    4  凌锡森.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64-322.

    5  单兆伟.内科多发病中西医综合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235.

    6  单兆伟.中医临证与方药应用心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3.

    7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5-412.

    8  罗云坚.常见病诊疗常规.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5-89.

    9  刁玉英.中国内科专家经验文集.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348-355.

  
    作者单位:1 210029 江苏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届博士生)

    2 江苏南京,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


    (编辑:若  木)

作者: 林晃,单兆伟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