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1期

联合疗法治疗疣的体会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常用治疗方法是局部治疗如微波、电灼、冷冻及外涂药物等,但限于基层医院医疗设备,上述治疗方法难以开展,且存在创伤较大、愈合时间较长、远期复发率高、易留瘢痕等不良反应,故实际疗效并不佳。为此,笔者于1999年10月始采用局部电灼加抗病毒药物肌注和口服并举联合疗法治疗各型疣236例,取得满意疗效。236例中,曾自行......

点击显示 收起

    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选择性感染皮肤或黏膜上皮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临床上分为四型:即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及尖锐湿疣[1]。常用治疗方法是局部治疗如微波、电灼、冷冻及外涂药物等,但限于基层医院医疗设备,上述治疗方法难以开展,且存在创伤较大、愈合时间较长、远期复发率高、易留瘢痕等不良反应,故实际疗效并不佳。为此,笔者于1999年10月始采用局部电灼加抗病毒药物肌注和口服并举联合疗法治疗各型疣236例,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236例中,年龄17~75岁,平均32岁,病程1个月~12年。皮损全身各处均可见,单发或多发,直径0.2~2.0cm。236例中,曾自行用利器切割或拔除93例,外用鸡眼膏或其他药物治疗无效21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治疗仪和肌注病毒唑、口服阿昔洛韦联合治疗方法。首先选取直径超过0.4cm的疣体常规消毒皮肤后,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疣体后,沿疣体周界外0.1cm为界环形切割皮肤至真皮层,无菌纱布包裹疣体后,电灼使疣体与周围组织充分分离。创面渗血选用高频烧灼止血,创面干燥后无菌纱布包扎。术后口服阿昔洛韦片剂0.2g/次,5次/d,连服10天;病毒唑注射液10~15mg/(kg·d),分两次肌注,连用10天。

    1.3  疗效判定及结果  痊愈:疣体完全消退,创面平整无瘢痕,治疗后6个月无复发;有效:疣体缩小;无效:疣体增大或无明显变化。236例中,209例痊愈,21例有效,6例无效。

    2  讨论

    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良性表皮赘生物。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为乳头瘤空泡病毒科A属成员,类型很多,目前已经发现有77种与疣类皮肤病有关。主要感染途径为直接接触感染和接触污染物感染,且与外伤及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1]。其中,寻常疣呈乳头状皮疹,好发于肢端皮肤;跖疣为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易与鸡眼相混淆;扁平疣好发于近心端皮肤较嫩处。均可单发、散在或密集分布。常规采取局部治疗方法不能彻底清除疣体,加之创面较大、创口愈合时间较长、复发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实施时经常不能得到患者认可。笔者采取的联合治疗方法对较大的疣体采取电灼方法,而对大量散在的较小的疣体采取阿昔洛韦和病毒唑联合治疗方法,疗效确切,痊愈率88.5%,有效率 93.2%。

    阿昔洛韦为作用较强、不良反应较小的新型抗病毒药,能明显抑制病毒细胞中的DNA合成,而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核苷类化合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合成反应,从而抑制多种病毒RNA、DNA的复制[2],且具有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的特点,联合应用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各型疣均具有良好疗效,对治疗个体较小的疣疗效更佳。

    注意事项:(1)局麻深度要适中,使损害部位明显隆起即可[3];(2)创面要注意无菌,防止感染;(3)电灼时疣体要用纱布包裹,与周围组织彻底分离,以防止病毒播散;(4)抗病毒药物治疗时间及对象要选择恰当,对药物过敏者、孕妇、肾功能不全、小儿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此方法。治疗期间应多饮水以利药物代谢后排泄。

    总之,联合疗法治疗疣具有方法简便、成本低廉、痊愈率及有效率高、实用性强等特点,在基层医疗单位易于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9.

    2  周自勇,王世祥.新编常用药物手册.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662-663.

    3  刘辉.匙刮术治疗寻常疣37例.人民军医,2003,10:592.

     作者单位:  266071 山东青岛,海军潜艇学院门诊部皮肤科

  (编辑:若  木)

作者: 马贵义,李海凤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