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2期

皮肤鳞屑直接镜检找真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皮肤癣菌病,简称癣,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皮肤科浅部真菌病。皮肤癣菌主要包括表皮癣菌属、毛癣菌属和小孢子菌属,共同特点是亲角蛋白,可侵犯人或动物的皮肤角质层、毛发、甲板。取皮肤鳞屑在显微镜下直接检查有无真菌细胞(菌丝、假菌丝及孢子)存在,可以很简便、快速地作出诊断,为其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本文就皮......

点击显示 收起

  皮肤癣菌病,简称癣,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皮肤科浅部真菌病。皮肤癣菌主要包括表皮癣菌属、毛癣菌属和小孢子菌属,共同特点是亲角蛋白,可侵犯人或动物的皮肤角质层、毛发、甲板。取皮肤鳞屑在显微镜下直接检查有无真菌细胞(菌丝、假菌丝及孢子)存在,可以很简便、快速地作出诊断,为其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本文就皮肤真菌直接镜检时应注意的问题作简单介绍。

     1   标本采集应注意的问题

     (1)标本采集可由皮肤科医生或检验人员进行,采集者应做好自我防护,除穿戴好工作衣帽外,还应戴好口罩和手套,防止病原体污染皮肤或吸入体内。      (2)采集鳞屑一般可用手术刀片或特制的不锈钢刀片,应做好消毒措施,使用过后立即于酒精灯下灼烧,后置入2%戊二醛中浸泡,临采集前用乙醚或高浓度乙醇挥发促干,尽量不要用药棉、纸巾等擦拭,以免刀片上沾染纤维物,给镜检造成干扰。

     (3)采集时,先用70%~75%乙醇消毒患处,然后可醮取少量乙醚蒸发干燥。手足癣及体癣均应刮取病变边缘,尤其是新近发生的患处与健康皮肤交界处的鳞屑。

     2   制片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1)封固液:常用10%的氢氧化钾溶液,浓度过高时容易干燥,形成结晶;浓度过低,上皮细胞的蛋白质成分不易溶解,均可影响真菌的镜检。因氢氧化钾与玻璃容器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硅酸盐沉淀,使氢氧化钾浓度下降,且有较多杂质,故封固液应当用塑料瓶存放,滴管亦须采用塑料制品。

     (2)取适量鳞屑置于载玻片中央,滴加1滴封固液,加盖盖玻片时应尽量不要产生气泡,置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到产生蒸气而不至煮沸,并可轻轻压紧盖片,用纸巾或药棉等吸去周围溢出的封固液。

     3   镜检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刚加热的玻片应稍稍冷却后再放置到显微镜载物台上,防止有少量蒸气遮住物镜镜头,乃致有腐蚀作用损坏镜头(若已沾染应立即用擦镜纸擦拭干净)。

     (2)先将光圈缩至最小,调整好光源的强度,用低倍镜将标本全部的观察一遍,发现可疑有菌丝(假菌丝)或孢子的部位,再用高倍镜全面仔细地观察其大小、形态、数量、透明度、有无分支、有无横隔等特征。皮肤鳞屑标本直接镜检一般可见到的是透明、有隔、常为分支的菌丝(假菌丝)及成链状排列的关节孢子。

     (3)检验人员应当加强学习,熟练掌握皮肤真菌菌丝(假菌丝)及孢子的形态,可通过专业书籍以及皮肤科、检验学等医学专业网站上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图片的研读,努力提高识别能力。

     (4)玻片中经常有很多与真菌细胞相似的物质,如血细胞、上皮细胞、油滴、气泡、氢氧化钾结晶、纤维、玻片裂痕及其他杂质,务必严格鉴别和区分。

  4   报告时应注意的问题

  皮肤鳞屑做直接镜检找到菌丝(假菌丝)和(或)孢子,一般即可以诊断皮肤癣菌病,但不能确定真菌的种类;而镜检结果阴性时应结合临床表现,谨慎综合分析,不可轻易定论,必要时需重复做镜检或采用培养等其他检查方法。

  5   讨论

  真菌分离培养为诊断真菌感染性疾病的金标准,可鉴别菌种,同时可做药物敏感试验,但需要数周才能得出结果,对大多的皮肤癣菌病来说时效性显得较差。而真菌直接镜检方法简单,结果回报快速准确,试剂容易获得,真菌形态特异,易于基层人员掌握,同其他方法相比较,经济、快捷、污染性小、阳性率高,有利于对门诊病人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各级医院均可开展。对镜检阴性的病例,应反复取材,延长溶解时间,细致检查,必要时做真菌培养、进一步的血清学及其他检查。

  作者单位: 224002 江苏盐城,盐城市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余   强)

作者: 胥加耕, 蒋爱华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