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2期

小脑出血31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2003~2005年在我科收治的31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共济失调。...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研究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2003~2005年在我科收治的31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共济失调;头颅CT是确诊的主要手段;预后与出血量有关。结论   出血量<10ml者症状相对较轻,保守治疗即可取得较好疗效,但须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相鉴别;大量出血者可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并可因合并脑疝而死亡,出血量>10ml即有手术指征,故大量出血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关键词】   小脑出血;高血压

     小脑出血发病率相对较低,本文收集了2003~2005年在我院收治的小脑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患者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40~78岁,平均64.2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20例(64.5%),其中未规律服用降压药且未定期测量血压者8例,平时血压不详但发病时血压高者7例(22.6%),糖尿病患者5例(16.1%),冠心病患者3例(9.7%)。

     1.2   症状和体征   小脑出血多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共济失调,少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发病时表现为头晕19例(61.3%),头痛18例(58.1%),恶心、呕吐者21例(67.7%),共济失调16例(51.6%),眼震10例(32.3%),病理征阳性8例(25.8%),言语障碍5例(16.1%),肢体轻瘫4例(12.9%),凝视麻痹3例(9.7%),2例(6.5%)发病时即有意识障碍,1例(3.2%)于发病后渐出现意识障碍。

     1.3   头颅CT表现   本组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其中小脑半球出血者25例(80.6%),蚓部出血者4例(12.9%),半球合并蚓部出血者2例(6.5%),出血破入第四脑室者6例(19.4%),破入蛛网膜下腔者2例(6.5%);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5ml者6例(19.4%),出血量在5~10ml者19例(61.3%),出血量>10ml者6例(19.4%)。

     1.4   治疗与预后   本组患者31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主要为脱水降颅压,适当控制血压,加强护理及支持对症治疗。ADL(日常生活能力)按Barthel指数评分判定疗效:ADL1(自理100分)18例(58.1%),ADL2(轻度残疾75~95分)7例(22.6%),ADL3(中度残疾50~70分)2例(6.5%),ADL4(严重残疾25~45分)1例(3.2%),ADL5(极度严重残疾0~20分)0例,死亡3例(9.7%)

     2   讨论

     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主要病因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其次为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血液病及长期服用抗凝药等[1],而好发部位是小脑上动脉供应的齿状核分支,血肿位于一侧小脑齿状核附近,并往往破入第四脑室或小脑周围的蛛网膜下腔。长期的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结构发生变化,引发微小动脉瘤,最终导致脑出血。本组患者中高血压者20例(64.5%),其中未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且未定期检测血压者8例,平时血压不详但发病时血压高者7例(22.6%),发病时收缩压>200mmHg者6例(19.4%),这与本组患者以农村患者居多而这些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且许多人对高血压的认识不够,未能早期诊断并坚持规律应用降压药有关。

     小脑位于后颅窝,与颅内许多重要的结构相邻,故当小脑出血时除可表现为小脑受损的症状如:头晕、共济失调、眼震、小脑性语言、肌张力异常等,尚可因出血压迫邻近组织引起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颅高压症状以及脑干受压的表现如意识障碍、Babinsiki征、侧视麻痹、颅神经损害等。少数患者可因血肿压迫脑室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而使病情加重。结合临床症状及头颅CT检查发现小脑的高密度影,典型的小脑出血诊断不难,但据统计小脑出血中有小脑体征者仅占小脑出血的25%,而45%可有颅高压症状,30%可有意识障碍[2]尤其少量脑出血临床症状轻,可仅有眩晕及呕吐等症状而无小脑体征,故较易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相混淆,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且血肿较小时可因后颅窝伪影而影响诊断,文献亦多有早期误诊及漏诊的报道[3],故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者突然出现头痛、头晕、共济失调等症状应想到该病的可能,并及时行头颅CT检查或者后颅窝薄扫以避免漏诊。

     小脑出血的治疗及预后与血肿的大小相关,出血量小的患者临床症状较轻,无明显邻近组织受压的表现,经内科保守治疗即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本组患者中31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这与本组患者中以农村患者居多,经济条件差及不易接受手术方式等有关。其中18例(58.1%)出血完全吸收,ADL评分达到生活自理(100分),7例(22.6%)留有轻度残疾,ADL评分达到75~95分,以上25例患者出血量均小于10ml。但是,因为小脑位于后颅窝,而后颅窝的容积小,代偿能力有限且紧邻脑干,大量的小脑出血水肿较重,极易压迫脑干或发生枕骨大孔疝而使死亡率增加。本组中死亡3例(9.7%),出血量均在15ml以上。当然小脑出血的预后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护理以及各种并发症均有关系,但是小脑出血大于10ml即有手术指征,对小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亦多有报道[4],因此大量的小脑出血建议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以便早期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避免颅高压及脑疝的发生,挽救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王明礼.小脑卒中的现状与进展.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87,14(2):63.

     2   呙德源.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69.

     3   汤洪川,任素莲,张纪.小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3,6:338.

     4   方树民,袁冬,张文学,等.超早期后颅凹减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35例报告.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1):109.

      作者单位: 102600 北京,北京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编辑:齐   永)

作者: 张京滨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