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7期

大输液临床热原反应的综合因素及预防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控制输液热原反应发生率。方法通过分析输液热原反应发生的直接诱因、人为因素,并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有效的处理方法,以达到降低大输液热原反应发生率的目的。结果与结论临床输液热原反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降低其发生率,有赖于医、药、护的密切结合。【关键词】输液热原反应。...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目的控制输液热原反应发生率。方法通过分析输液热原反应发生的直接诱因、人为因素,并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有效的处理方法,以达到降低大输液热原反应发生率的目的。结果与结论临床输液热原反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降低其发生率,有赖于医、药、护的密切结合。

    【关键词】输液热原反应;不同因素;预防方法

       热原反应作为输液治疗时发生的最常见的,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危害最大的毒性反应,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以往,人们常将热原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集中在大输液的制剂质量上,事实证明,就近几年,经过来自临床的调查和资料表明,引起热原反应的因素越来越复杂。

    1输液热原反应的热原因素

    1.1内毒素又称热原,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内毒素,其主要组分是磷脂多糖体LPA,内毒素具有耐热性、滤过性、水溶性、不挥发性等特点,故不易被破坏、祛除,是影响输液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在细菌死亡之后,破壁而出,诱导产生内源性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导致发热[1]。与微生物污染密切相关。

    1.2微粒多为不能代谢的物质。直径在50mm以下时,肉眼不能发现,因此,澄明度合格的注射液不一定意味着微粒合格。注射液中的微粒已经鉴别出来的有炭黑、碳酸钙、氧化锌、纤维素、纸屑、粘土、玻璃屑、真菌、真菌芽孢和结晶体等[2]。大量微粒可引发热原样反应[3]。直径在7~12mm的尘粒,在静脉注射用药时可以引起热原样反应[4]。微粒是引起慢性输液不良反应如肉芽肿、肺栓塞等的重要原因。

    1.3活菌污染活菌包括各种细菌、真菌类及芽孢等。一旦染菌,注射液可能出现霉团、浑浊等,但也可能肉眼不能发现。使用的后果是严重的,轻者轻度热原反应,重者可致脓毒症、败血症、内毒素中毒甚至死亡。

    2输液热原反应的人为因素

    2.1输液质量系生产输液某个环节或若干环节质控不严所致。(1)回收的输液瓶没有认真挑选,有裂痕,瓶口破裂,划痕,严重滞血、长霉的瓶子混入,没有认真进行初处理。

    (2)刷瓶机在刷瓶过程中毛刷不到位,刷不到瓶底,残留的脏物还继续存在。(3)冲瓶水冲不到瓶底,残留的脏物还在。(4)涤纶薄膜、胶塞、灌装容器及管道没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处理。(5)压瓶盖不严密,灭菌后漏气,造成输液污染甚至生长霉菌。有关文献[5]对此有详细分析。输液质量是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带入致病因素包括内毒素、微粒、活菌等。

    2.2贮存运输系大输液在贮存和运输中,瓶与瓶直接堆压、露天放置、大力装卸等,使瓶壁产生裂纹而致包装不严,引起活菌污染。

    2.3处方配伍药物配伍禁忌有很多方面,目前医护人员对药物配伍引起药理变化、外观变化及稳定性下降等比较清楚,但对配伍所致输液不良反应增加却了解不多。经有关人员研究,配伍致输液热原反应增加一般是通过下列途径:(1)内毒素加和;(2)微粒加和;(3)微粒倍增(总数超过原数加和);(4)pH变化;(5)渗透压变化;(6)主药结构变化等。近年来,配伍后澄明度合格,而微粒倍增致热原样反应的现象日益受到关注。

    2.4输液过程

    2.4.1关于一次性输液器具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有助于克服从输液器具带入热原的现象。但在使用中,应注意其包装的密封性。另外,不合格一次性输液器在市场上并未绝迹,对比《健康报》曾有过一个不太乐观的统计。因此,把握进货渠道,防止因输液器不合格引发输液热原反应仍然十分重要。

    2.4.2输液准备有报道,输液准备时给输液带入的微粒与进针的针号及次数有关[6],小号针头进针2次,胶塞落屑达42.3%。临床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不按章操作,不认真检查液体的澄明度,不认真检查瓶身有无裂纹,瓶口有无松动等。护士抽取药液时,不按正规要求操作,如采取手握注射器活塞抽取药液的污染率明显增高。试验表明,手握活塞抽取与手握活塞柄抽取者相对比,污染的百分率分别为8.8%和0.42%。另外,也有因医护人员人手紧张,注射剂启口加药后放置时间过长,超过数小时,致使药物分解(如青霉素)产生致敏原或污染的极少量微生物繁殖而诱发热原反应。

    2.4.3输液方法与敞口输液比,闭式输液可克服器具带入的热原污染。但采用闭式输液时,不断进入的气泡使输液瓶成了洗气瓶,可不断带入尘埃、纤维和细菌。有人对此专门实验并证实了其危害[7]。

    2.4.4弃液问题为防止器具和洗气问题,弃去初液及尾液有利于降低外界致病因素的带入量。但在输液仅作为稀释剂,需精确剂量的情况下(如化疗药静滴),应在处方时考虑到弃液问题。

    2.5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可以加重或减缓操作所引起的热原反应发生率。病室的清洁卫生可明显减少输液时洗气过程热原和微粒的引入。启口加药后放置时间过长,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危害更大。但若操作者考虑到这一影响而将启口输液放置冰箱,或冬季在无空调设施下给患者大量输液,又有可能因低温输液而致血管痉挛、寒战等。

    2.6个人病况输液一般用于血容量不佳,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腹泻、烧伤、休克、高热等患者。有些症状与输液不良反应相似。临床上要注意两者的区别,如混淆,有可能因继续输液而加重不良反应,或因停止输液而加重病情。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输液质量指标是一个限量[8],内毒素、微粒数量等于零且pH、渗透压与血液相等的输液是不存在的。因此,对于危重患者、虚弱患者、高敏体质、老年患者,即使输液质量合格,临床应用正确无误,仍应注意输液热原反应发生的可能。

    3输液热原反应的症状及临床处理

    3.1症状常见症状有热原反应及热原样反应所致的发热、寒战、呕吐等。不同类型的输液热原反应可能具有相似的症状,特别是在反应较轻的时候往往难以区别。全面了解输液反应症状并进行分析,有助于正确判断和进行临床处理。

    3.2临床处理对输液热原反应的临床处理,一般是立即停止输液,分析症状,给予抗过敏药物、激素药物和退热药对症治疗、及时抢救,查找原因,杜绝再发。通常热原反应预后良好。

    4降低大输液热原反应发生率的预防措施

    4.1人员管理制剂人员、医生、护士均需具备相应资格,具有相应技术要求,对输液相关知识及输液热原反应原因、症状、处理方法熟悉了解。

    4.2房屋与设施制剂室布局合理,室内装修符合要求,有净化设施等,临床应单设输液贮存柜和配液间,病房装修符合卫生无尘要求。

    4.3设备管理制剂室对制剂、药检、传输管线的选择、安装和使用、维护等进行管理。临床配液间等应配有灭菌设施(如紫外灯),器械科保证临床输液相关器具进货质量。

    4.4卫生管理包括制剂室和病房的环境卫生,工作区域的卫生,对设备、容器用具的洗消,工作服及个人卫生的管理。

    4.5仓储管理制剂室对原辅料、内包装、成品的仓储管理及临床对输液保存、发旧存新及输液器具的保管规范化。

    4.6生产管理(输液管理)生产管理指制剂室对生产工艺、原辅料、制剂用水、清场、批号、标签、不合格品进行管理。输液管理指对医嘱审核、处方配伍、输液过程等进行管理。

    4.7质量管理制剂室质量管理范围包括质量监督、检验、监控、药检室管理等,临床管理指输液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实施,以及对制剂室常规下临床科室访问工作的合作。

    4.8文件管理制剂室对大输液生产全套法规、规程、记录、报告要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临床输液相关文件包括病历记录、输液不良反应报告等,也可将输液不良反应上报专门机构登记备查。总之,临床输液热原反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降低其发生率,有赖于医、药、护的密切结合,做到全面控制输液质量,做好医疗服务和护理服务,使输液的应用真正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而不是带来新的痛苦——输液热原反应。

    【参考文献】

    1Rawilins EA.Bentley’s textbook of pharmaceutics eighth Ed.London,Bailliere Tindall,1977,554.

    2奚念珠.药剂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02.

    3王青.人民军医(护理增刊),1985,(1,2)合刊:57.

    4杜志德.微粒异物的临床危害及空气净化技术在制药生产中的应用.大输液研究进展.成都:“全国大输液技术研讨会”审稿委员会,1990,220.

    5刘国杰.药剂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8.

    6詹久生.医院药学杂志,1981,1(3):44.

    7徐可振.全军药剂临床药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1987,129.

    8中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附录.

    作者单位:1 134001 吉林通化,通化市传染病医院

    2 134002 吉林通化,解放军第531医院

 (编辑:石岚)

作者: 杨萍,姜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