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8期

喉咽部出血患者的治疗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喉咽部出血的原因及其治疗措施。方法分析11例喉咽部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结论根据不同的病因及病变范围,选择合适的路径,双极电凝止血效果佳,术中仔细操作是预防出血的关键。...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喉咽部出血的原因及其治疗措施。方法  分析11例喉咽部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结论  根据不同的病因及病变范围,选择合适的路径,双极电凝止血效果佳,术中仔细操作是预防出血的关键。

    【关键词】  喉咽部;出血;治疗

    1994~2006年,笔者经治11例喉咽部出血不止的患者,根据其病情轻重及范围的大小予以不同的处理方法,均一次治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28~52岁。其中8例为异物引起,2例为会厌囊肿术后引起,1例为喉咽血管瘤出血患者。8例异物引起者均为进食鱼、骨头等尖锐异物后吐血不止,出血量最多500ml,最少200ml,出血部位均在会厌溪静脉血管丛处,均已在外院全身使用止血药无效后转入本院,2例会厌囊肿术后的患者,1例在外院行支撑喉镜下会厌囊肿摘除术,术后出血较多,已在全麻下行压迫止血及静脉滴注止血药无效,另1例在外院行会厌囊肿微波治疗术,术后出血。2例出血量均在500ml左右,部位均在手术创面处。喉咽血管瘤患者部位在喉咽侧壁近梨状窝处,基底稍广,因疑咯血收住本院呼吸科,使用止血药后仍出血不止。 

    2  治疗方法

    8例异物引起者及1例会厌囊肿术后引起者,均在表面麻醉下以双极电凝止血。方法:1%的地卡因喷于咽喉部数次,麻醉满意后,取平卧位,经口腔插入侧开式直接喉镜,暴露喉咽部,吸引器吸出积血,仔细寻找出血部位,以双极电凝直接夹持出血处黏膜,电凝之,减少出血,术野清晰后再电凝周边黏膜,如术中出血较凶,可先以肾上腺素棉球压迫出血处后再电凝。止血彻底后创面涂以金霉素眼膏加以保护。另1例会厌囊肿术后引起者因恶心剧烈且出血较多,出血处暴露欠佳,当即在全麻下插入支撑喉镜,暴露会厌,在电视监视下找到出血处,因双极电凝不能接触创面,故将小息肉钳套上绝缘套,仅露钳头,钳夹出血处组织以单极电凝止血。术毕创面涂以金霉素眼膏。喉咽血管瘤患者因范围相对较广,部位较深,故急诊在全麻下行颈侧切口喉咽血管瘤摘除术,术中完整剥离血管瘤,出血少,全部患者均同时行抗炎止血治疗。

    3  结果

    11例患者均一次治愈,随访3个月~5年,均未再出血。

    4  讨论

    喉咽部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主要的原因包括:(1)尖锐异物刺伤;(2)医源性即喉咽部手术后引起;(3) 喉咽部血管瘤等。少量出血一般能自行停止,但对已使用过止血药及局部压迫止血不能奏效者,需积极果断地采取其他措施及时止血,以免出血过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电凝法在外科手术中止血常用,主要先找到出血部位,充分暴露,以电凝镊夹持组织,再踏开关至组织变成灰白色为止,电凝范围不宜过大过深,夹持组织不宜过多。对于喉咽血管瘤范围较广者可一期行肿物切除。国内曾有报道会厌巨大囊肿术后出血者[1]在全麻插管直接喉镜下行会厌黏膜缝合术止血,但笔者认为术野狭窄深在,操作不便,如果没有专用的缝合器械,操作较难进行,需多次练习方能熟练。从2例术后出血病例来看,应该从中接受教训,手术时应该正确掌握操作规范,不能盲目,手术范围不能过大过深,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1  袁龙. 会厌囊肿术后大出血1例.耳鼻喉科头颈外科,2003,10(6):363.


     笔者单位: 225001 江苏扬州,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编辑:齐  永)

作者: 常玲美,张俊中,罗 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