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9期

外科疼痛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疼痛是外科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是指对损伤刺激的反应,是一种主观的十分不愉快的知觉。护理工作中应十分重视对疼痛的观察及研究,下面仅就外科疼痛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谈几点个人体会。1外科疼痛患者的心理特征在临床上可以经常看到同样性质、同样程度的创伤或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其反应强弱,表现轻重程度各不相......

点击显示 收起

    疼痛是外科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是指对损伤刺激的反应,是一种主观的十分不愉快的知觉。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护理工作中应十分重视对疼痛的观察及研究,下面仅就外科疼痛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谈几点个人体会。

    1  外科疼痛患者的心理特征

    在临床上可以经常看到同样性质、同样程度的创伤或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其反应强弱,表现轻重程度各不相同,也就是说疼痛受心理状态,个体敏感差异等其他因素的制约。虽然疼痛本身不是情绪状态所引起的,但与情绪状态紧密相关。在消极的心理状态下,往往疼痛较重,疼痛反应强烈,而疼痛的持续性和顽固性又加重了变态的心理反应,增加紧张情绪,出现了失眠、厌食、消瘦等不良反应

    2  术后患者的心理特征

    2.1  依赖心理  病人在术中经受了麻醉与器质性破坏的痛苦,对术后的疼痛表现为行为减退,情感幼稚需要他人照顾,激惹性增高,忍耐性差,只相信止痛剂的作用。

    2.2  猜疑心理  病人把术后正常的疼痛与手术的不成功、病情恶化联系在一起,增加了疼痛的敏感性。

    2.3  积极心理  对术后的疼痛有正确的认识,并付诸行动与疾病作斗争。

    3  护理

    3.1  密切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如疼痛加重,血压下降及意识改变等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3.2  注意病人情绪变化  保持病情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避免紧张加剧疼痛,鼓励、安慰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家属干扰,做好家属的配合工作。

    3.3  做好基础护理  病人因疼痛往往出现烦躁等心理改变,除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修养环境外,同时应做好生活护理,做到处置集中,避免不必要的人打扰病人,应保持病人安静。

    3.4  体位护理  当生命体征平稳时,正确体位往往不但缓解疼痛,而且还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如腹腔、盆腔手术术后采取半卧位可缓解腹肌紧张带来的疼痛,又延缓了毒素的吸收,减轻了中毒症状等。

    3.5  合理使用止痛剂  当疼痛原因未明确诊断前,如病人强烈要求用止痛药时,一定耐心解释止痛剂的弊病,并亲切地鼓励病人配合医生做各种检查,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获得安全感。

    3.6  心理护理  疼痛的彻底解决有赖于病因的治疗,但是良好的心理护理同样使患者减轻和避免疼痛。采取冷静、耐心地交流技巧,及时、准确、轻柔的动作以获得病人的信任,使之产生安全感,从而增强病人的信心。主动配合,尽快确诊,消除疼痛。

    总之,一个具有良好医德修养的护士,正确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应用控制疼痛的有效护理方法安慰病人,减轻痛苦,才能真正帮助病人及早恢复健康。

   作者单位: 162100 黑龙江甘南,甘南县人民医院

  (编辑:若  木)

作者: 张淑英,范淑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