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9期

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及总胆汁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和总胆汁酸(TBA)的临床意义。方法严格按照Child-pugh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将81例肝硬化患者分为A、B、C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PA、TBA水平,并同时检测肝硬化不同病因的血清PA、TBA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血清PA和TBA水平在Child-pughA、......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和总胆汁酸(TBA)的临床意义。方法 严格按照Child-pugh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将81例肝硬化患者分为A、B、C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PA、TBA水平,并同时检测肝硬化不同病因的血清PA、TBA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 血清PA和TBA水平在Child-pughA、B、C级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PA在A级与B、C级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TBA在C级与A、B级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时也显示肝硬化病因不同血清PA、TBA也有差别。结论 血清PA、TBA能敏感地反映肝硬化程度,有助于病情及预后判断。

【关键词】  肝硬化;前白蛋白;总胆汁酸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肝小叶正常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1]。肝硬化可出现肝细胞的合成功能障碍和肝血管分流等一系列改变。本文就81例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和总胆汁酸(TBA)进行检测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正常对照组系我院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选取20例,年龄20~65岁,经体检、肝功能、B超胸部透视等检查均正常,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

    肝硬化组81例,为2005~2006年住院患者,男39例,女42例,平均年龄55±11.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6年第6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上制定的肝硬化临床诊断标准。其中肝炎后肝硬化57例,血吸虫性肝硬化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1例,其他病因所致的8例。依照Child-pugh分级标准,A级20例,B级32例,C级29例。

    1.2  测定方法  标本均为晨起空腹血清,肝功能检测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分析仪,测定前白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总胆汁酸测定采用循环酶法。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肝硬化各组之间前白蛋白、总胆汁酸比较  见表1。表1可见血清前白蛋白随着肝硬化的程度加重而下降,对照组与Child-pugh A、B、C级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Child-pugh A级与B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清总胆汁酸随着肝硬化的程度加重而升高,对照组与Child-pugh A、B、C级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Child-pugh C级与B级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表1  肝硬化组前白蛋白、总胆汁酸水平比较

    2.2  肝硬化不同病因前白蛋白、总胆汁酸比较  见表2。表2可见肝硬化病例中肝炎后肝硬化组与其他病因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表2  肝硬化不同病因前白蛋白、总胆汁酸水平比较

    3  讨论

    血清前白蛋白(PA)是一种载体蛋白,在肝脏合成,分子量为6万,电泳速度较白蛋白为快,半衰期1.9天,较白蛋白半衰期(21天)明显缩短。由于半衰期短,肝脏疾病时血清前白蛋白的变化较血清白蛋白更为敏感,其血清含量的改变能敏感、快速地反映肝脏损伤[2]。本文结果显示,血清PA水平随肝硬化程度加重而下降,说明PA是反映早期肝脏早期肝脏合成功能损害的良好指标,其水平高低与肝细胞损伤程度相平行[3]。本文尚提示,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血清PA差异也有显著性,提示血吸虫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比肝炎后肝硬化好,其机制与病变部位相关。

    总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以及在肠肝循环中的代谢产物,它的生产和代谢与肝脏有密切的联系。正常人体胆汁酸池约为1.5~4.0g,每天进行10~15次肝肠循环,从肠道吸收的胆汁酸进入门静脉,70%~90%在首次通过肝脏时被重吸收[4]。肝硬化病人由于侧支循环的存在,富含胆汁酸的门脉血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引起TBA增高。TBA可能是反映肝硬化侧支循环的有价值指标。本文结果表明,血清TBA水平随着肝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而且以Child-pugh C级升高最为明显。

    总之,血清PA、TBA是良好的肝功能指标,能敏感反映肝硬化程度和预测预后。

【参考文献】
  1 王吉耀.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96.

2 Yasman MY,Aziz B,Nazim M,et al.Prealbumin rather than albumin is amore sensitive indicator of acute live diseaae.Malays J Pathol,1993,15(2):147-150.

3 林益振.多指标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6,17(10):1132-1133.

4 Bahar RJ,Stolz A.Bile acid transport.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1999,28:27-58.


作者单位:200125 上海,上海市浦南医院消化科

作者: 周怡,汪小平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