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11期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误诊为损伤性肿胀1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误诊1病历摘要患者,女,17岁,学生。于2005年12月28日由我院门诊拟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梗塞。收入本科住院,发病来无明显畏寒发热,二便正常,睡眠欠佳。8℃,体重46kg,血压11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欠佳,消瘦,神清,精神欠佳,痛苦面容,呼吸短促,紫绀不明显,咽红,扁桃体正常,甲状腺正常......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误诊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17岁,学生。左下肢肿胀1个月余,近5天来肿胀逐渐加重,伴气促。于入院前1个月左右,下楼不慎,左脚踝关节扭伤,继而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次日出现踝关节青紫,肿胀向小腿漫延,下午病状加重明显,遂在当地医院及中医院给予西药中药推拿、利尿等对症处理,用后症状无缓解,入院前5天来,小腿肿胀加重,形如冬瓜,以左膝下关节为主,活动后胸闷气短,上楼呼气费力,张口呼吸而来我院治疗。于2005年12月28日由我院门诊拟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梗塞?收入本科住院,发病来无明显畏寒发热,二便正常,睡眠欠佳。

    体检:体温36.8℃,体重46kg,血压11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欠佳,消瘦,神清,精神欠佳,痛苦面容,呼吸短促,紫绀不明显,咽红,扁桃体正常,甲状腺正常,胸廓无畸形,两肺呼吸运动对称,心率120次/min,律齐,无杂音,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周围血管征阴性,腹软,肝脾未极肿大,脊柱呈生理性弯曲,左下肢膝关节下水肿明显,呈凹陷性,皮肤温度正常,左足背动脉可触及,神经系统正常。

    辅助检查:

    彩色B超:左股总静脉,左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胫后静脉全程内稍强回声光团,结合临床考虑静脉血栓形成。

    心脏彩色B超:左室顺应性减退,三尖瓣轻中度返流,肺动脉瓣轻度返流,左心收缩功能正常。

    胸片:两肺纹理增多增粗,以左肺为甚。

    胸部CT增强扫描:两侧胸腔内少量积液,双侧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内均见小圆点状和条索状充盈缺损,边缘尚清楚。结合临床诊断急性双侧肺栓塞,双侧少量胸腔积液。

    血气分析:轻度呼吸性碱中毒,氧分压正常低限。

    血常规:WBC 9.3×109/L,N 81%,L 14%,M 5%,RBC 3.8×1012/L,Hb 118g/L,血小板187×109/L。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尿常规均正常。血浆蛋白偏低。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升高,其他指标正常。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14.3,活化部分凝血时间58.60(APTT),凝血酶时间(TF)142.5,纤维蛋白原2.6g/L(TBC), 凝血酶原比例(PTR)1.19,国际标准比例(INR)1.19。

    治疗经过:

    立即给予静脉溶栓及抗凝治疗(尿激酶,拜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钠),活血化瘀(灯盏花素),抗感染(头孢他定),心电监护、吸氧,华法令口服,溶栓给药4天,抗凝给药10天,静脉点滴停用,改用口服抗凝,每日动态复查凝血四项均正常范围,病情逐明显改善。左下肢水肿消退,疼痛症状减轻,能坐起,并能下床活动,胸闷气短的症状明显缓解。1月11日彩超复查,左股总静脉内血栓,左股浅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形成,左股深静脉血栓消失,血流通畅,住院20天,给予肺部CT复查:两侧胸腔内未见积液,双侧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内小圆点状和条索状充盈缺损消失。

    2  讨论

    患者外伤后出现以左侧膝关节以下为主要表现肿胀逐渐加重,曾在多家医院治疗,误诊为扭伤性肿胀,经反复治疗后无明显疗效,来我院彩超示左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梗塞,临床上以外伤为诱因引起静脉血栓较为少见,一般来说,血栓性静脉炎临床发病率较低【1】,且常见于肿瘤、妊娠、长期卧床、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引起,而该患者仅有左脚踝关节扭伤而导致左下肢深浅静脉血栓形成,较易误诊,可能与该患者在外伤基础上,本身有高凝状态有关。通过此例,提示我们在遇到外伤引起单侧肢体肿胀,临床上不能满足于定向思维,而是要多除外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及合并症,这样才不易误诊,对患者定向思维认为是扭伤引起肿胀,而没有过多考虑其并发症是导致误诊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67.


作者单位:338000 江西新余,新余钢铁公司中心医院

作者: 傅明亮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