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13期

枣庄市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因素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糖尿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应激状态的增多,DM发病率逐渐增高。本研究于2003年对枣庄地区DM患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以期阻止或延缓DM发生。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DM患病相关危险因素。1DM与非DM人群临床特点调查共发现DM患者249例,患病率为6.30%,与非DM人群相比,DM患......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糖尿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应激状态的增多,DM发病率逐渐增高。本研究于2003年对枣庄地区DM患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以期阻止或延缓DM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枣庄地区居住>5年,年龄40以上岁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取4000名为此次调查的靶人群,实际调查3952名。

    1.2  调查方法  (1)问卷资料:由专人负责完成糖尿病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资料,包括职业、受教育程度、DM家族史及其他病史、体力活动情况、饮茶情况等。(2)体格检查:由专人负责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腰围取肋弓下缘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连线,臀围取臀部最大周径,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连续测量3次血压,取其平均值。(3)血糖的测定:先测空腹毛细血管血糖(FCG),对FCG>6.1mmol/L者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DM诊断参照1999年WHO标准。(4)质控与统计:调查过程参照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5)统计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DM组和非DM组基本特点的比较,用t检验或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DM患病相关危险因素。

    2  结果

    2.1  DM与非DM人群临床特点  调查共发现DM患者249例,患病率为6.30% ,与非DM人群相比,DM患者受教育年限较低;DM家族史和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血脂异常等病史明显高于非DM人群;DM患者WHR、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也明显高于非DM人群;DM患者职业性体力活动、业余体力活动水平偏低。

    2.2  2型DM的患病危险因素  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P<0.05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高龄、受教育水平、饮茶与否、DM家族史、既往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病史、体力活动减少、BMI增加、SBP升高、WHR增高与DM患病密切相关(均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DM认识加深,在高危人群进行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开始逐步达成共识。

    因此,早期发现DM的高危人群以及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借以获得最佳效果和成本效益,已成为当前DM预防性研究的重点之一。研究认为,增龄、DM家族史、肥胖(包括全身肥胖和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体力活动减少等是DM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次调查和分析结果与以往报道一致。本研究进一步表明,人口老龄化、DM家族史、肥胖、高血压、脂肪代谢异常和长期运动量减少者是DM高危人群。因此,控制体重和血压,增加人群体力活动,对DM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调查发现DM患病率在低学历人群中较高,认为高学历可视为DM的保护因子。值得注意是经过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长期饮茶为糖尿病的独立保护因子。其具体机制不明,可能是通过降低血脂、抑制葡萄糖的吸收、减肥、保护β细胞功能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多种手段而达到目的。总之,糖尿病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增加体力活动、减肥、调节血脂紊乱、饮茶等可能阻止糖尿病发生。


作者单位:277102 山东枣庄,枣庄市立医院内分泌科

作者: 郝清顺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