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1期

1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本院2005~2007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TOBS以老年人多见,临床主要表现复杂多样,如一过性意识障碍、眩晕、眼位改变及瞳孔改变、视觉障碍、记忆功能障碍、共济失调等。磁共振(MRI)显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本院2005~2007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TOBS以老年人多见,临床主要表现复杂多样,如一过性意识障碍、眩晕、眼位改变及瞳孔改变、视觉障碍、记忆功能障碍、共济失调等。磁共振(MRI)显示梗死灶位于基底动脉尖在内的5根血管分布区,幕上及幕下均有病灶。以丘脑及中脑病变为多见,合并其他部位梗死,如小脑、枕叶、颞叶等。病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病情进展快,预后差。临床医生应充分给予关注,及时诊断,在有效时间窗内积极溶栓治疗,且可延长时间窗。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梗死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CAPLAN于1980年首先提出,常在中脑、丘脑、间脑、桥脑上部、小脑、枕叶及颞叶内侧有缺血性损害。以意识障碍和眩晕常见,其次为眼球运动障碍和共济失调、瞳孔改变、视觉异常及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杂多样,预后极差。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现将本科2005~2007 年10月收治的18例 的动脉尖结合征患者的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中,男12例,女6例,男:女=2:1,平均年龄61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例,糖尿病病史5例,冠心病房颤病史9例,高血脂病史8例。

    1.2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数小时到1周达高峰。临床表现复杂多样。18例中意识障碍8例,其中嗜睡4例,一过性意识障碍2例,昏迷2例,眩晕14例。其中呕吐10例,偏瘫12例,眼球运动障碍4例,其中注视麻痹2例,复视3例,水平眼震3例,瞳孔扩大2例,瞳孔不等大3例,小脑共济失调8例,偏盲4例。记忆力障碍1例。

    1.3  影像学检查  本组患者均进行了头颅MRI 检查,均有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性脑梗死,均有2个或多个病灶,显示丘脑梗死6例,其中双侧5例,中脑梗死6例。其中双侧3例,小脑梗死5例,双侧3例,枕叶梗死4例,颞叶梗死2例。

    1.4  治疗  18例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甘露醇脱水, 胞二磷胆碱护脑,依达拉奉(必存)清除自由基治疗,其中3例行溶栓治疗,有2例溶通。

    1.5  结果  本组患者神经功能采用中国卒中量表  CSS 评分,治愈3例,好转10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

    2  讨论[1~3]

    2.1  TOBS的临床特点  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变累及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2cm范围内的5条血管,2条大脑后动脉,2条小脑上动脉,1条基底动脉顶端,一般认为TOBS的首位 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房颤、高脂血症。由于有了头颅MRI 检测手段,目前已被临床医生所认识。TOBS在发病后病情逐渐加重 ,由于血管解剖复杂和变异,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症状和体征大多数有一个从少到多的过程,认真总结分析,有如下的规律特点:(1)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来势凶猛;(2)以头晕,意识障碍,视觉障碍,共济失调,近事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出现基底动脉系统TIA;(3)脑干特别是中脑、丘脑出现症状、体征明显;(4)幕上幕下症状同时出现,涉及多部位可以双侧或左右交叉同时受累,波动性意识障碍为其特征。本病致残率及死亡率均高,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头颅MRI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2.2  影像学改变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主要累及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及基底动脉尖端,供应包括中脑、丘脑、小脑上部、枕叶颞叶内侧等部位的血供,闭塞后出现幕上幕下双侧对称或不对称梗死灶,因小脑上动脉的小脑支与小脑前下动脉及小脑后动脉之间有广泛的吻合,故小脑的症状最少,丘脑、中脑为深穿支供血,难以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丘脑及中脑的缺血症状最为常见。本病影像学改变极具特征性,能对本病的诊断提供极大的帮助。

    2.3  治疗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基底动脉系统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因其预后差,死亡率、致残率高,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溶栓时间窗延长至12~24h。故争取时间窗溶栓,如果溶通,痊愈可能性极大。本组3例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溶通者无后遗症,痊愈出院,另一例并发多脏器出血且血栓未溶开,遗留明显后遗症。可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建议在时间窗内尽可能的溶栓治疗。同时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自由基、保护脑细胞等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TOBS预后与梗死的部位、范围及侧支循环建立的快慢有关。受累血管越多,梗死面积越大,病情越重。TOBS的临床表现较复杂,且预后差,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此病的认识。如高危人群急性发病,表现为突发性、间断性、一过性或持续性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动眼神经麻痹、注视障碍,应想到TOBS可能。及时行MRI、MRA检查,如发现在中脑、丘脑、小脑上部、枕叶、颞叶内侧等2个或2个以上病灶,即可确诊,及时行溶栓及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Caplan L R .“Top of the basilar”syndrome.Neurology,1980,30(1):72-79.

2 孙钦建,张涛,张秀清,等.基底动脉尖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临床疾病学杂志,2001,14(2):121.

3 李继梅,张春玲,康智敏.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附15例报告).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5):314.


作者单位:430080 湖北武汉, 武钢总医院神经内科

作者: 李翠华,陈杭英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