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4期

手指毁损伤后游离足趾移植再造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手指毁损伤显微外科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40年来在骨科领域发展较快。我院2005年5月~2007年10月共收治11例手指毁损伤患者,施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术,均取得成功,外观及功能恢复效果满意。游离第二趾再造拇指5例,游离第二趾再造食指4例,游离第二趾再造中指2例。3游离趾切取根据受......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手指毁损伤

    显微外科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40年来在骨科领域发展较快。我国陈中伟等1963年首例断肢再植成功,随着1966年又成功进行了断指再植,我国断肢(指)再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成功率在90%以上,今后不仅应注重成功率的提高,更应注重再植肢体的功能恢复。我院2005年5月~2007年10月共收治11例手指毁损伤患者,施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术,均取得成功,外观及功能恢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14~53岁,平均27.6岁;均为成人机械压轧或绞伤,其中急诊再造4例,二期再造7例;游离第二趾再造拇指5例,游离第二趾再造食指4例,游离第二趾再造中指2例。

    1.2  手术方法

    1.2.1  受区准备  伤指彻底清创,二期再造要切除肉芽及炎性组织,指骨、肌腱均给予相应处理,仔细止血,于鼻咽窝处找出头静脉、桡动脉,伤口内掌侧找出指固有神经或指总神经及伸屈肌腱。

    1.2.2  供区设计  术前均采用多普勒超声血流听诊器确认足背动脉及其分型,并根据受区情况设计皮肤,要求外形设计准确并略大于受区,供区均为受区对侧。

    1.2.3  游离趾切取  根据受区创面切取皮肤,采用“V”形切口,受区皮肤缺损较多时,可采用同时切取带足背动脉皮瓣的游离足趾,先解剖游离与第2趾相连静脉,沿其走形向近端游离足背静脉及大隐静脉,达内踝前下方,结扎无关静脉分支及足底穿支伴行静脉暂不切断,湿敷料保护。切开部分十字韧带,找到足背动脉,切断足母短伸肌。沿足背动脉走向探查第1跖背动脉,确认其存在且有相当外径并向远端延伸时分离结扎其他动脉分支,保留第2趾胫侧趾背动脉。于该趾跖侧,根据所需长度切断趾长、短屈肌腱,并解剖游离趾总神经及伴行的跖动脉,结扎伴行血管,钝性劈开两侧趾总神经并尽量高位切断予以标记。背侧显露分离趾长、短伸肌腱,高位切断,根据所需长度,选择不同截骨平面,使足趾游离至仅有足背动脉及大隐静脉相连,放松止血带,热盐水湿敷恢复血运,根据所需长度切断动、静脉。

    1.2.4  游离足趾移植再造  根据不同情况用钢丝或克式针先行指趾指骨固定,然后修复伸屈肌腱,趾神经在无张力下外膜缝合。吻合血管:将足背动脉、大隐静脉通过皮下隧道引至鼻咽窝切口内,在无张力及旋转扭曲下将头静脉与大隐静脉、桡动脉与足背动脉端端吻合。缝合皮肤,置引流条,通血正常后石膏托固定。

    1.2.5  供区处理  供区能直接缝合者行对扰缝合,如缺损较多可取中厚皮片移植,并行趾背侧双向加压包扎。详见图1。

2  结果

    本组11例均成活,再造指外形及感觉良好,对指及握捏功能良好,能捏挟火柴等细物。

3  讨论

    手指结构有其特殊性,而足趾结构、质地、外形与其最为相似,移植足趾再造手指不仅外形逼真,而且耐磨、耐压能力接近正常,具有良好的感觉和功能,通过锻炼可最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深受患者好评。

    本手术适用于拇、食、中指不同程度的毁损、缺如,只要其供趾正常,患者同意,均可行手指再造术。青年人出于生活、工作需要,对再造要求强烈,应尽量设法再造,小儿虽修复能力和适应能力强,亦应争取再造,老年人再造应慎重。多指毁损应首先再造拇指,按其重要性依次再造其他手指。


作者单位:

作者: 韩景林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