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4期

艾司洛尔预防全麻拔管时心血管反应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在全身麻醉拔除气管插管时应用艾司洛尔对心血管反应的预防。方法60例全麻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拔管前5min试验组给予盐酸艾司洛尔(齐鲁药厂生产)1mg/kg,30s内经静脉滴入并记录病人拔管前5min(给药时)、拔管前3min(给药后2min)和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3min、拔管......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在全身麻醉拔除气管插管时应用艾司洛尔对心血管反应的预防。方法 60例全麻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拔管前5min试验组给予盐酸艾司洛尔(齐鲁药厂生产)1mg/kg,30s内经静脉滴入并记录病人拔管前5min(给药时)、 拔管前3min(给药后2min)和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3min、拔管后5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相比,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1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全身麻醉围拔管期,应用艾司洛尔能有效预防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反应。

【关键词】  艾司洛尔 围拔管期

    全身麻醉后拔管时病人易出现血压增高、心率加快等心血管反应,对冠心病病人及其存在高危因素病人由于氧供需失衡,易发生心血管意外,本文旨在观察全身麻醉拔除气管导管时,应用艾司洛尔对心血管反应的预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例腹部手术病人,男38例, 女22例,术前ASAⅠ~Ⅱ级,年龄20~55岁,平均41.7±1.8岁,体重无明显的差异,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用芬氟合剂,常规快速诱导行气管插管,插管后控制呼吸,以O2 Sevenflurane N2O维持麻醉,间断静注仙林维持肌松,手术缝合至皮下时停用麻醉药,待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大于400ml,吞咽咳嗽反射良好,呼之睁眼,有指令性活动时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前5min,试验组给予盐酸艾司洛尔1mg/kg,30s内经静脉滴入,拔管前吸痰,吸氧,拔除气管插管。

    1.2   方法  采用惠普(HP M1205 VIRIDIA 26/24)监测病人的心电图、血压、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并记录病人拔管前5min(给药时)、拔管前3min、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3min、拔管后5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

    1.3  统计学分析  各观察数据经过SPSS 8.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见表1,表2。 表1  对照组SBP、DBP、HR、MAP分析表2  试验组SBP、DBP、HR、MAP分析 对照组与拔管前5min相比较,拔管前3min、拔管时和拔管后1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有明显的增高,拔管时最为显著,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拔管后3min、拔管后5min各值差异无显著性。

    试验组与给药时相比,给药后2min、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3min、拔管后5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收缩压最为显著,差异无显著性。

    对照组和试验组相比:拔管前3min、拔管时、拔管后1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全身麻醉围拔管期易引起血压和心率中度升高(10%~30%)[2]持续5~15min,虽然这种心血管反应对无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通常无不良后果,但对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可增加心肌氧耗,也可继发对病人不利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该反应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麻醉过浅、吸痰、气管导管刺激气道及咳嗽等。本文观察的60例病人,术前血压正常,而围拔管期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已有研究报道,气管拔管时及拔管后引起血浆肾上腺激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1],还可以引起心脏负荷和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肺动脉楔压、肺血管阻力明显增高, 因而会增加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

    艾司洛尔是一种特异的短效β1受体阻滞药,主要在心肌通过竞争儿茶酚胺结合位点而抑制β1受体,具有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的作用。其消除半衰期仅为9min[4],药效一般不超过20min,药物的清除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主要在红细胞内经酶代谢成基本无活性的酸性代谢产物和甲醇[3]。

    本观察研究表明,拔管前静注艾司洛尔可以有效地预防拔管时引起的血压升高反应,对心率增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拔管期趋于平稳,可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提高麻醉质量,保障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 顾庆, 范龙.艾司洛尔预治颈丛阻滞期间循环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19:491.

2 王德军,房明,赵喜林,等.曲乌多伍用氟哌利多治疗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10):631.

3 段时明,郑斯聚.麻醉药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55.


作者单位:102600 北京,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作者: 袁春华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