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7期

10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辨证饮食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以起病较急、肤黄、目黄、小便黄为特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我科自2001年以来对10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分别采取了两种饮食护理,取得不同的效果,现将10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饮食护理观察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0例急性黄胆型肝炎患者按有无进行......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以起病较急、肤黄、目黄、小便黄为特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我科自2001年以来对10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分别采取了两种饮食护理,取得不同的效果,现将10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饮食护理观察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急性黄胆型肝炎患者按有无进行饮食护理指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A组患者为对照组,未进行饮食护理指导;B组患者为观察组,实施饮食护理指导。A组患者年龄5~48岁,平均27.5岁;B组患者年龄7~46岁,平均26.4岁。两组患者性别、入院时肝功能、病程、病因等差异无显著性,同时这两组患者在依据黄疸高低而选择的综合治疗措施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1.2  饮食要求  要求食物应新鲜可口、清淡、易消化、冷热适宜,无刺激性,适量,富于营养的流食、半流食、软食;并要求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烟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血液后分解代谢需在肝脏进行,分解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能使已有病损的肝细胞损害程度加重)的基础上对急性黄疸型肝炎进行了辨证实施饮食护理指导。

    1.2.1  热重于湿证  患者表现初起目睛发黄,迅速至全身,黄疸色泽鲜明,发热,口渴思冷饮,恶心,呕吐,大便干结等表现。可食用甘凉的食物如西瓜、冬瓜、花生、鸭蛋、绿豆粥、玉米须、黑鱼及水果,蜂蜜等,还可以给予金银花,板蓝根泡水代茶饮;忌食大蒜、南瓜、红枣、胡桃等;多饮水可利尿退黄,增强组织代谢,促进体内废物及肝炎病毒排出体外。

    1.2.2  湿重于热证  患者表现头重身困,乏力困倦,脘腹闷胀,厌食油腻,口粘不渴,便稀不爽。可给予食入糯米、南瓜、杏仁、橘红、莱菔子等,同时可以给予麦门冬、芦根泡茶饮用;低脂肪饮食,但食物中脂肪过少,会使食物乏味,影响食欲和消化,而且不利于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的正常进行,所以可以采用少量的植物油。一般来说,每日以40~50g为宜;少吃或不吃纤维较多的以及产气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黄豆芽、红薯、干豆类、汽水、萝卜等;嘱患者少食多餐,以保证足够的热量。

    1.2.3  寒湿阴黄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食欲减退,或见脘腹闷胀,神疲畏寒,口淡不渴。饮食宜热吃;宜进富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类、大枣粥、莲子粥、乳、蛋类等;建议患者食用各种淡水鱼、虾以及海鱼,这些食物含铁丰富,还含有叶酸、维生素B12,同时脂肪含量也比较少,是很好的补血保肝食品;可适当选用葡萄糖、蔗糖、果汁等易于消化的单、双糖类,以增加肝糖原储备,每日以300~500g为宜;忌食肥甘油腻及生冷瓜果等寒凉食品,如苦瓜、黄瓜、菠菜、藕、香蕉、梨、绿豆、海带等及黄豆、土豆、红薯等易胀气食物。

    1.2.4  急黄  患者表现为其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身目呈深黄色,高热烦渴,尿少便结,或皮下发斑,或有腹水。口干舌燥者可给予山楂片、绿豆粥、黄瓜及木耳汤等。还可以加用一些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西瓜汁、冬瓜等,减少饱胀不适的感觉;大便干结者,给予食用新鲜水果。并给予蜂蜜、芦根、麦冬、大黄等泡水饮;可多食麻油、芝麻、香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氨的积聚,防止肝昏迷;可以进食各类含各种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以新鲜蔬菜和水果为主,因维生素可增强肝脏修复、更新、解毒能力,并且具有止血,减轻疲乏感功能;含糖较高的饮食对肝炎患者有三种作用:(1)供给足够的热量;(2)保持肝细胞内糖原的含量,从而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3)减少蛋白质的消耗。但急性期不可过多食入糖类,以免脂肪类物质过多生成,加重肝脏负担;蛋白质为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参与机体内各种重要功能,对机体受损害的组织修补和再生有促进作用。但急性期禁食高蛋白饮食,防止肝昏迷的发生,蛋白质每日供应0.5~0.75g/kg,待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供给高蛋白质饮食如肉泥、水产品等,保证患者蛋白质每日1~1.5g/kg;低脂肪饮食。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内沉积,不仅会诱发脂肪肝,而且会阻止肝糖原的合成,使肝功能进一步减退,一般来说,每日以40~50g为宜[1]。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黄疸基本降至正常,腹胀、恶心、尿黄等临床症状消失,无肝性脑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并发症发生;有效:患者黄疸下降,但未降至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无效:患者黄疸升高,临床症状加重,有并发症发生。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1.5  结果  A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无效率24%;B组显效2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无效率8%。B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  讨论

  元代罗天益主张以黄疸的性质分为阴黄、阳黄二大类,宋代《圣济总录》把黄疸危候称之为急黄。急性黄胆型肝炎在中医辨证上属阳黄(热重于湿,湿重于热),阴黄(寒湿)和急黄范畴。阳黄之人,阳盛热重,平素胃火偏旺,湿从热化而湿热为患。由于湿和热常有所偏盛,故阳黄在病机上有热重于湿,湿重于热之别;火热极盛谓之毒,如热毒壅盛,邪入营血,内陷心包,多为急黄;阴盛寒重,平素脾阳不足,湿从寒化而寒湿为患。阳黄热重于湿易褪,湿重于热应防其缠绵难愈,转成阴黄。阳黄治疗以化湿邪利小便为主,必要时还需通腑利气,以使湿热下泄;急黄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主;阴黄治疗宜温中化湿。《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谷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为了促进急性黄胆型肝炎患者恢复,在临床饮食护理中应该认识到食物也有四性五味(四性指寒热温凉;五味指甘辛咸酸苦),正确把握各类营养物质的性味及其在各个不同分型患者的合理运用,做到使急性黄胆型肝炎患者的饮食符合“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调养原则,合理搭配,不偏食,使患者的饮食能够纠正患者的病机异常[2]。通过7年来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依据患者的临床辨证分型结合食物的四性五味给患者饮食护理指导,对于临床治疗、促进肝细胞功能的恢复起重要作用,减少并发症,有效率较明显。反之,则可能影响疾病的康复。所以笔者认为加强饮食辨证护理指导,在急性黄胆型肝炎患者的康复中是有一定作用的。

【参考文献】
  1 孙美青,刘维霞.重症肝炎患者的饮食调护.中外健康文摘,2007,11(4):241-242.

2 孙成銮.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河南中医,2003,23(8):86-87.


作者单位:211500 江苏南京,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作者: 王梅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