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9年第9卷第4期

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尿激酶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标志着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入一个新时代。2009年2月共用尿激酶治疗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7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脑梗死,排除脑出血等其他疾病,且无溶栓禁忌证,机体肌力均在Ⅲ级以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尿激酶 急性脑梗死 临床观察

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标志着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入一个新时代。我院自2006年2月—2009年2月共用尿激酶治疗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严格筛选病例,选3h内发病10例,选3~6h以内发病15例,6~10h内发病5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7~70岁,平均61.7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脑梗死,排除脑出血等其他疾病,且无溶栓禁忌证,机体肌力均在Ⅲ级以下。

    1.2  方法  (1)根据患者体重及身体状况予尿激酶100万u~150万u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30min内静点完毕。(2)同时应用银杏叶、胞二磷胆碱加入糖或盐水中静脉点滴,并酌用20%甘露醇3~5天,口服尼莫地平及第二天开始服用拜阿司匹林300mg,7天后100mg维持。

    1.3  结果 

    1.3.1  临床疗效  以1986年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和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为依据,2周后显效19例,占63%,机体肌力提高2级以上,达到治愈或基本治愈;有效10例,占33.33%,肌体肌力提高1级;无效1例,占3.33%,未发现脑出血及其他出血情况,总有效率96.7%。

    1.3.2  实验室检查  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15天后检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肝肾功能变化不大。

    2  讨论

  长期以来,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缓慢,限制其推广应用的最大障碍是缺乏对溶栓治疗可行性及治疗时间窗的深刻认识,在脑梗死最初数小时内半暗带体积可占最初缺血损伤区50%,根据闭塞血管的大小、侧支循环的程度,可有不同的转变,如存在足够的侧支血液供应和早期自发性再通,则出现早期临床症状改善。目前,溶栓治疗公认越早越好,且大多数学者强调不要超过6h,基础研究已证实急性脑组织缺血在阻断供血6h后,将出现不可逆的神经损害,而其周边的区域即缺血半暗带区的神经组织仅出现代谢性损伤,一般认为半暗带自缺血1h后出现,通常持续达24h〖1〗,一律强调6h内不一定符合每个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因此有人提出实行个体化溶栓方案。本组19例治愈或基本治愈,其中 16例为发病6h内溶栓,提示发病6h内溶栓疗效最佳,这与溶栓治疗最佳时机相符,本组14例6~10h内溶栓,疗效亦较好,总有效率96.7%。 实验观察尿激酶治疗前后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肝肾功能变化不大,说明该药具有安全性。溶栓治疗主要有静脉用药和动脉用药,而选择性动脉导管溶栓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技术,需要昂贵的造影设备及训练有素的介入及与神经专业医师的配合,又由于受一定的时间窗的限制〖2〗,很难在基层开展工作,而静脉用药有以下几点优点:(1)诊断明确,有适应证者床边即可用药治疗,便于争取时间,早期治疗;(2)不需要特殊设备,便于基层开展工作;(3)可以根据病情重复用药,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士民,郭玉璞.脑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65.

2 胡立文,许俊堂,胡大一.脑梗死的溶栓治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18(3):183.

(编辑:石 岚)


作者单位:843016 新疆阿克苏,阿克苏七团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