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4年第1卷第2期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34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手术方法及优点。方法3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经鼻内镜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伴鼻窦炎鼻息肉及下鼻甲病变者同期手术。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视野清晰,矫正彻底,并发症少,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关键词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自鼻内镜在国内广泛应用以来,鼻中隔手术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手术方法及优点。方法 3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经鼻内镜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伴鼻窦炎鼻息肉及下鼻甲病变者同期手术。结果 一期治愈率为88.2%,好转率为11.8%。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视野清晰,矫正彻底,并发症少,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关键词 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 矫正术
     
  自鼻内镜在国内广泛应用以来,鼻中隔手术有了很大进展,且疗效优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并发症少,我科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19~50岁,平均38岁,伴鼻窦炎、鼻息肉和/或下鼻甲病变28例,单纯鼻中隔偏曲6例。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鼻中隔单纯软骨部偏曲4例,骨部偏曲5例,混合型偏曲25例。
   
  1.2 手术方法 应用OLYMPUS0°鼻窦内镜,患者取仰卧位,麻醉同传统鼻中隔矫正术,两侧鼻腔黏膜用2%利多卡因20ml加0.1%肾上腺素3ml棉片收缩,用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注射用水各10ml混合液加0.1%肾上腺素8~9滴,于切口周围及双侧鼻中隔黏软骨膜、黏骨膜下浸润至黏膜变白。手术在0°鼻内镜直视下操作。所有病例均同传统鼻中隔手术一样于左侧鼻中隔皮肤黏膜交界处做弧形切口,向下延至鼻底,切开黏软骨膜及黏骨膜,充分分离左侧黏软骨膜及黏骨膜,看清层次,暴露白色软骨及骨,直至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结合处以上1.5~2.0cm。不做鼻中隔前下部软骨切口,而是用剥离子轻轻压迫鼻中隔与筛骨垂直板结合处,断开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连接,然后在直视下分离对侧筛骨垂直板的黏骨膜,用筛窦咬骨钳或鼻中隔多关节咬骨钳切除偏曲的筛骨垂直板,断开鼻中隔软骨下端与犁骨、上颌骨鼻嵴的连接。有些病例鼻中隔软骨下端已脱位,与犁骨及上颌骨鼻嵴已形成错茬连接,切除错茬连接的软骨及骨,此处黏连较明显,分离黏软骨膜及黏骨膜时黏膜较容易撕裂,需十分小心。细心分离对侧犁骨和上颌骨鼻嵴黏骨膜,切除或凿除偏曲的犁骨和上颌骨鼻嵴。偏曲的鼻中隔软骨根据不同情况在张力最大处做横行或纵行切口切开软骨,去除若干细软骨条,使之减张,从鼻腔两侧观察达满意效果。复位黏膜,有因过分黏连分离时一侧黏膜撕裂者予以缝合一针,缝合鼻中隔黏膜切口,双侧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

  本组病例,术中对伴发鼻窦炎、鼻息肉者均行同期手术,下鼻甲肥大影响鼻腔通气及息肉样变者均行单侧或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2 结果

  术后随诊6个月~1年,无一例发生鼻中隔穿孔及鞍鼻,术中有一侧黏膜撕裂者经缝合均愈合,同期行鼻窦手术者未发生粘连。患者主观症状完全消失,检查双侧鼻腔无阻塞,鼻窦引流良好为治愈,30例,占88.2%;主观症状减轻,检查鼻中隔有部分与鼻腔外侧壁接触为好转4例,占11.8%。
   
  3 讨论

  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是在头灯或额镜反光照明下进行,是将方状软骨切除后用咬骨钳或鱼尾凿将偏曲的筛骨垂直板、上颌骨鼻嵴和后方的犁骨切除,对合两侧鼻中隔黏膜,双侧鼻腔压迫而矫正。由于术腔小器械大,需摸索操作,切除组织多,损伤大,易发鼻中隔穿孔,特别是在分离鼻中隔双侧粘软骨膜时,因棘或嵴突的张力而破裂。术后鼻中隔软弱,随呼吸摆动,再者因照明条件有限,尤其对高位及后位鼻中隔偏曲的矫正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术者的经验及手感,且矫正效果不理想,使传统鼻中隔矫正术存在一定缺憾。
   
  随着内镜鼻窦手术的开展,矫正鼻中隔畸形的主要目的也有了很大改变,其主要目的在于:(1)解除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阻塞症状;(2)保证手术中良好地暴露中鼻道和相应鼻窦;(3)保证鼻窦术后良好的护理;(4)去除鼻部疾病的病因或诱因。为改善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需对小范围局限性鼻中隔偏曲进行矫正。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可根据鼻中隔偏曲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术式,通过不切除或少切除组织矫正骨板畸形和消除软骨张力,符合当今微 创手术要求。该手术因不必分离鼻中隔对侧粘软骨膜,简化了手术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双侧鼻中隔黏膜撕裂,以及由此造成的鼻中隔穿孔,同时此种手术因不破坏中隔支架,既矫正了鼻中隔偏曲,又不必担心术后鞍鼻出现,因保留了大部分鼻中隔软骨,避免了手术后鼻中隔软弱。
   
  我科自1995年以来开展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及鼻腔相关手术,经9年实践操作,我们体会鼻内镜下鼻腔手术有以下优点:(1)良好的光源能满足鼻中隔前中后部及鼻腔大部分区域的手术照明要求,可清楚的看到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结合处以及犁骨、上颌骨鼻嵴与鼻中隔下部的错茬连接和纤维粘连带,操作准确;(2)鼻内镜有0°、30°、70°等多角度,可基本满足鼻腔各个部位的照明,基本无盲区,尤其是高位及后位鼻中隔偏曲的矫正,因在直视下操作,精细准确,能做到得心应手,保证了鼻腔及鼻窦的通气引流,缩短了手术时间,具有改善手术视野,预防术后鼻腔粘连,提高治愈率之功效;(3)视野清楚,使黏膜的细微变化及创伤一览无遗,从而使鼻腔手术更精确细致,并发症更少;(4)自始至终在直视下手术,视野清晰、损伤小,可避免手术器械对鼻腔黏膜的反复刺激,从而减少或避免鼻腔术后粘连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5)矫正了鼻中隔,去除了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因或诱因,同时可同期完成鼻息肉、鼻窦炎及下鼻甲手术。 

  (编辑海 霞) 

  作者单位:737103甘肃金昌金川集团公司职工医院五官科 

作者: 陈辉 高自强 王秀霞 朱才新 陈福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