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5年第2卷第2期

鼻中隔脓肿诊治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
摘要:笔者于2001年7月~2003年8月作为援外医疗队员在非洲乌干达共和国金贾市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其间收治鼻中隔脓肿21例,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3临床表现从出现症状到确诊3~12天,起病较急,有鼻部疼痛、肿胀、鼻塞等局部症状,另有12例伴有发热(38。检查见外鼻肿胀、隆起(形似蛙鼻),触痛明显,双侧鼻中隔黏膜......

点击显示 收起

  笔者于2001年7月~2003年8月作为援外医疗队员在非洲乌干达共和国金贾市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其间收治鼻中隔脓肿21例,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均为本国黑人,男15例,女6例,年龄7~69岁,平均32.5岁;15例来自贫困农村,6例来自城镇。
  
  1.2 病因 本组2例有挖鼻史,3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疟疾史,1例伤寒史,其余11例无明显疾病史和鼻部手术史。因当地条件受限,全部21例均未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1.3 临床表现 从出现症状到确诊3~12天,起病较急,有鼻部疼痛、肿胀、鼻塞等局部症状,另有12例伴有发热(38.1℃~40.0℃)、头痛等全身症状。检查见外鼻肿胀、隆起(形似蛙鼻),触痛明显,双侧鼻中隔黏膜对称性肿胀膨起,与鼻腔外侧壁接触,致鼻腔堵塞,通气不畅。
   
  1.4 治疗方法和结果 全部21例均进行局部穿刺,抽出脓液,予以确诊。并沿鼻底部呈“L”形切开中隔黏膜,引流脓液,用生理盐水、甲硝唑和庆大霉素药液冲洗脓腔3~5天,同时使用抗生素(肌注或静滴P.G,或口服SMZco)。经5~7天治疗,全组21例,临床症状消失,鼻外形和鼻中隔形态恢复,鼻通气改善,未发生颅内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其中9例随访观察1~3个月,未发现再发,无鞍鼻和中隔穿孔;另12例因经济和交通原因未能回医院随访。

   2 讨论

  鼻中隔脓肿是发生于鼻中隔的感染性疾病,指 鼻中隔软骨膜下或骨膜下积脓 [1,2] ,在国内已不多见,娄耀君等报道32年间18例 [3] ,陈合新等报道13年间9例 [4] 。而在乌干达却不少见,笔者2年间即遇21例,可能与当地卫生条件差、民众营养状况不良、传染病多见有关。本组21例有15例为农民,居住和饮食条件较差,身体状况不佳。有5例在患疟疾、伤寒后发病,3例在上吸呼道感染后发病,因此时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其他疾病。21例中仅2例有自行挖鼻史,其余否认鼻外伤或鼻手术史,这与国内的发病原因有较大不同 [1,2]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鼻痛、肿胀、鼻塞等,超过半数(12/21)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检查可见鼻中隔黏膜肿胀膨起,触之质软,穿刺可抽出脓液。诊断并不困难,依靠病史、症状体征、穿刺抽脓即可确诊。一般情况下应对抽出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用药,本组因当地医院不能开展细菌学检查而未能进行。治疗原则为脓肿切开引流及全身使用抗生素。鼻中隔脓肿若病情严重,或诊治有误,可并发鼻中隔穿孔、鞍鼻畸形、颅内感染等 [1~3] ,造成严重后果,须引起警惕。本组21例经及时治疗而愈,未发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卜国铉.耳鼻咽喉科全书·鼻科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5-266.
  
  2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02-203.
   
  3 娄耀君,李玉兰.鼻中隔脓肿18例临床分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1,8(4):246-247.
   
  4 陈合新,黄钻宏,李琦.小儿鼻中隔脓肿和血肿12例临床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0,16(9):793.

  作者单位:1650101云南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2 昆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编辑明 石)

作者: 吴平吴兰鸥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