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5年第2卷第11期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35例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摘要:我院自1989年7月~2005年10月收治以复视为主诉并确诊为眼肌麻痹的病人中,有35例无自述糖尿病史,经全面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现报告如下。临床表现:动眼神经麻痹25例,表现较为复杂。其中4例4眼为完全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外下斜位、向内、向上、向下运动均受限,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和(或......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自1989年7月~2005年10月收治以复视为主诉并确诊为眼肌麻痹的病人中,有35例无自述糖尿病史,经全面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40~45岁7例,51~60岁14例,60岁以上14例。临床表现:动眼神经麻痹25例,表现较为复杂;其中4例4眼为完全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外下斜位、向内、向上、向下运动均受限,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和(或)消失,近点反射存在;另外21例24眼为不全动眼神经麻痹,由于动眼神经支配的几条肌肉受累程度不一致而表现较为复杂,其中内直肌9眼,下直肌12眼,上直肌2眼,下斜肌1眼。外展神经麻痹7例7眼,表现为患眼内斜,不能外展,水平复像。滑车神经麻痹3例3眼,表现为外上斜位,垂直复像,其中1例有代偿头位。辅助检查:25例行头颅CT;8例有脑动脉硬化,3例有脑梗死;28例行经颅多普勒扫描:12例有明显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和供血不足。实验室检查:甘油三酯高者12例,血浆蛋白和胆固醇高者9例;尿糖:(++++)7例,(+++)13例,(++)10例,尿糖阴性5例;空腹血糖:8~10mmol/L 14例,10~20mmol/L 17例。20mmol/L以上者4例。故本组35例眼肌麻痹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1.2  治疗方法  内科积极控制血糖血脂。眼科应用大剂量B族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弥可保等,口服血管扩张剂如维脑路通,应用神经营养剂如胞二磷胆碱,以及肌苷、ATP、辅酶A等支持疗法。

    1.3  结果  痊愈24例:眼位正常,眼球运动正常,复视消失。好转8例:眼位正常,眼球运动正常,复视检查复像存在。无效3例:症状无改善。

    2  讨论

    在后天发生的眼肌麻痹中,糖尿病性约占6%~25%,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形成持续高血糖,导致一些血管组织代谢异常,从而产生功能障碍或形态学改变,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多见,骨髓次之,自主神经和脑神经最少见。脑神经病变中,以动眼神经麻痹多见,其次以外展神经和滑车神经最少[1]。这可能与动眼神经在其行程过程中受大脑后动脉、眼动脉分支及硬脑膜下垂体动脉血液供应,其侧支循环不丰富,当出现血管闭塞时,神经内膜微血管继发性缺血缺氧易致动眼神经受损有关。糖尿病眼肌麻痹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起病突然,单眼发病,复视为首发症状。检查见眼外肌运动受限,动眼神经麻痹时,患者上睑下垂,外斜可伴轻度下斜,除外转运动外,向其余方向运动均有障碍[2]。本病发病机制复杂,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性微循环改变是导致神经缺血、缺氧以致变性的病理基础。由于海绵窦或硬脑膜下营养血管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血栓形成或栓塞致神经营养不良,以及在高血糖时神经系统中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和果糖,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Schwann细胞水肿而引起脱髓鞘改变,是造成神经损害不可忽视的原因。

    本组病例特点:无糖尿病史,复视为首发症状,经全面检查,确诊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笔者认为,对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突然发生复视诊断较为容易。而对复视为首发症状者,尤其是老年人,无三多一少症状,应想到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并进行相关系统检查,以便明确诊断,以防误诊。

    【参考文献】

    1  夏群.糖尿病性眼肌麻痹32例.中华眼科杂志,1997,33:235.

    2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886-2887.

    作者单位: 273500 山东邹城,邹城市人民医院眼科

   (编辑:朱兆耘)

作者: 石义明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