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5年第2卷第12期

基层医院开展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体会(附238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摘要: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目的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组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以达到其自身功能的恢复。笔者所在的基层医院,开展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时间尚短,现就该手术在基层医院开展过程中术前诊断、术中处理以及术后随访等相关问题作些肤浅的探讨。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3年11......

点击显示 收起

    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目的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组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以达到其自身功能的恢复。笔者所在的基层医院,开展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时间尚短,现就该手术在基层医院开展过程中术前诊断、术中处理以及术后随访等相关问题作些肤浅的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3年11月至今,开展鼻内镜鼻窦手术共238例(412侧)。男129例(250侧),女109例(162侧)。年龄18~65岁,平均38岁。病程1~48年,平均4.2年。其中2例曾行手术治疗。术前常规行鼻冠状位CT扫描。依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分型分期标准(1997年11月,海口)[1],其中Ⅰ型172例,Ⅱ型55例,Ⅲ型11例。术前主要症状为反复鼻阻,流脓涕或伴头昏、头痛,嗅觉减退。

    1.2   方法   手术采用局麻+强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头略偏向术侧,给予度冷丁50mg+异丙嗪25mg肌注。以1%丁卡因+1%肾上腺素3ml浸湿的棉片进行表面麻醉,充分收缩和麻醉总鼻道、中鼻道、嗅裂3次,每次5min,鼻道息肉较多的患者,先摘除大部分息肉后,再麻醉中鼻道,然后行局部浸润麻醉,在鼻丘、钩突前缘、中鼻甲后端附着处外侧注射1%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1∶100000)注射液。参照Messerklinger术式[2],切除钩突或钩突残留部,摘除息肉,开放前后组筛窦,视病情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开放蝶窦、扩大上颌窦、额窦或蝶窦自然窦口。清除窦腔内息肉组织,吸除窦腔内脓性分泌物,保留可逆性水肿黏膜。同期对35例伴有重度鼻中隔偏曲者予以矫正。

    1.3   术后处理   术后48~72h取出鼻腔填塞物,局部滴用含糖皮质激素麻黄素液和链霉素鱼肝油滴鼻剂。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清除鼻腔内痂皮及血痂,并吸尽鼻腔内分泌物。常规止血、抗炎治疗。出院前行鼻内镜检查。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1次,2~6个月每月复查1次,6个月后3个月复查1次,随访1年以上。每次随访给予清除痂皮及分泌物,摘除孤立的囊泡、肉芽及新生息肉,发生粘连者予以分离。术前3天及术后1周全身应用抗生素,有明确变应性因素、明显黏膜水肿者术前口服强的松30mg顿服。术后静滴类固醇激素3~5天,然后改用口服强的松3周(30mg/d、20mg/d、10mg/d顿服,每种剂量用药1周),出院后口服抗生素2周,黏液促排剂2~3个月,鼻腔冲洗3个月以上。

    2   结果

    以上病例经随访,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11月,海口)[1],治愈Ⅰ型130例,Ⅱ型44例,Ⅲ型6例,临床症状消失,鼻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好转Ⅰ型37例,Ⅱ型9例,Ⅲ型3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鼻窦内黏膜未上皮化,有迁延性炎症及脓性分泌物;无Ⅰ型5例,Ⅱ型2例,Ⅲ型2例。

    3   讨论

    笔者经过上述病例的随访和经验总结,认为影响基层医院病人疗效的主要因素有:(1)手术技巧和临床经验;(2)鼻内镜术后的综合治疗,包括合理的用药,及时而正确的鼻内镜术后鼻腔的处理;鼻腔冲洗等;(3)病人的经济水平和健康意识。

    关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术前诊断问题除详细询问病史、严格的体格检查、鼻窦冠状位CT扫描外,还应按照慢性鼻窦炎分型分期标准(1997年11月,海口)[1]进行分型分期,对预后做出初步判定。为手术方案提供必需的资料。

    合理的手术方案是疗效的重要保证,可避免盲目性手术所带来的并发症。因此术中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先摘除息肉,处理息肉样变的中鼻甲,充分暴露中鼻道穹隆都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再次手术的病例,要特别注意残留的标志。May[3]在1994年提出了6个特定的解剖标志,包括:(1)中鼻道穹隆;(2)上颌窦窦口;(3)眶纸板;(4)眶下嵴;(5)后鼻孔上穹隆;(6)蝶窦顶壁和蝶窦口。此外,有效的控制术中出血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4]。

    由于基层医院病人的经济情况拮据,加之健康意识淡薄是术后随访失败的一大隐患,许庚[5]等专家认为,内镜鼻窦手术的术后转归时间约为10~14周,成功的手术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的处理为治疗的第二步,术后随访情况直接关系到手术治愈率。因此,要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力度,使病人充分认识术后随访的必要性。术后经过定时随访,及时清除窦腔内分泌物,增生的肉芽、囊泡、新生息肉,分离粘连组织,同时控制感染,坚持鼻腔冲洗3个月以上,有明确变应性因素,明显黏膜水肿者术前、后全身应用激素,加鼻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黏膜水肿。防止或延缓息肉复发提高手术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期及内窥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海口).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2   韩德明.鼻内窥镜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59.

    3   May M,Schaitkin B,Kay SL.Revision endoscopic sinussurgery.Six friendly surgical landmarks.Largngoscopt,1994,104:766.

    4   韩德明,周兵,刘华超,等.1000例鼻内窥镜手术疗效分析.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31(1):8-11.

    5   许庚,李源,谢明强,等.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粘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5):302.

      作者单位: 564500 贵州仁怀,仁怀市人民医院

  (编辑:杨   熠)

作者: 张宗强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