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7年第4卷第1期

酮康唑软膏治疗顽固性耳痒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酮康唑软膏治疗顽固性耳痒的效果。方法对确诊的间歇性或持续性耳痒的患者,用细棉签取酮康唑软膏0。5g沿外耳道壁360°旋转将酮康唑软膏均匀涂擦于外耳道皮肤及少部分鼓膜处,每日3次。酮康唑软膏具有抑菌、抗过敏、调节末梢神经作用,治疗顽固性耳痒取得较好效果。...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酮康唑软膏治疗顽固性耳痒的效果。方法 对确诊的间歇性或持续性耳痒的患者,用细棉签取酮康唑软膏0.5 g沿外耳道壁360°旋转将酮康唑软膏均匀涂擦于外耳道皮肤及少部分鼓膜处,每日3次。结果 117耳中2周治愈25耳;3周治愈73耳;好转者20耳,无效7耳,总有效率占94.02%,无效占5.98%。结论 顽固性耳痒多数由局部炎症引起,常见有真菌、链球菌等感染所致,少部分由全身疾病引起,如糖尿病、内分泌紊乱、神经官能症等。酮康唑软膏具有抑菌、抗过敏、调节末梢神经作用,治疗顽固性耳痒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酮康唑软膏;顽固性耳痒

      外耳道痒感是耳部疾病的常见表现,其痒的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其发病因素排除肿瘤特异性疾病外,多见真菌、酵母菌、链球菌、变形杆菌引起,也由少部分患者由变态反应、内分泌失调、糖尿病引起,特别部分患者表现出耳部奇痒反复发作,我们称为顽固性耳痒,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自1996年12月~2005年6月,我院门诊使用酮康唑软膏治疗117耳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患者共117耳。男78耳,女39耳。年龄最小16岁,最大82岁。其中16~30岁21耳,31~50岁41耳,51~70岁37耳,71~82岁18耳。双耳发病12例24耳。耳痒发作呈间歇性84耳,持续性33耳。发病时间短者1个月,最长5年。其中部队老干部15耳,海勤人员11耳。

    1.2  检查  外耳道粗糙不干33耳,慢性充血无水肿、无液体渗出32耳,慢性充血伴鼓膜标志消失、混浊增厚7耳。我们对117耳随机进行细菌培养38耳,大部分患者存在真菌、酵母菌、链球菌、变形杆菌感染等。本组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7例7耳,有过敏史20例。

    1.3  方法  首先了解病史,排除全身疾病,进行全身检查,确诊无栓塞、无肿瘤、无特异性病变后,用75%酒精消毒外耳道,再用细棉签取酮康唑软膏0.5 g沿外耳道壁360°旋转将酮康唑软膏均匀涂擦于外耳道皮肤及少部分鼓膜周边,做到动作轻柔,不损伤外耳道皮肤及鼓膜,白天晚上各1次。当患者掌握该方法后,自带药回家按医嘱治疗,每3天复诊1次。如个别患者自行操作困难者,请家人帮助涂擦。

    2  结果

    2.1  治愈标准  自觉症状消失,外耳道皮肤恢复正常,3~6个月内无复发,耳痒次数明显减少或持续性耳痒变为间歇性,症状明显减轻为好转。经过多次治疗症状无改善为未愈。117耳中,用药一次止痒患者32耳,2次止痒49耳,3次止痒31耳。经多次用药无改善者7耳。但一次或二次止痒不等于临床治愈,特别是真菌、酵母菌引起外耳道炎症消失后也要持续用药,防止数日后再次复发。一般过敏性引起的耳痒配合全身用药比较快效果较好。117耳中2周治愈25耳;3周治愈73耳;经3周治疗症状明显减轻但偶有复发20耳,反复用药达月余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7耳,总有效率占94.02%,无效占5.98%。

    3  讨论

    顽固性耳痒在门诊就诊中并不少见,它既有外耳道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也有全身疾病在耳部的一种表现,如糖尿病患者、女性患者内分泌失调、过敏性体征、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耳痒,除局部治疗外还需全身性治疗。其次引起耳痒还有耵聍栓塞长期压迫、耳内异物长期存在、耳部组织的萎缩、末梢神经炎等[1]。部分患者于一般性耳痒,本组报道患者症状奇痒,一般局部治疗如4%硼酸酒精治疗效果不佳,给患者带来精神痛苦,个别患者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产生心理上应激反应,加重疾病的症状。也有个别患者因为耳奇痒,到处求医。我院1996年开始改用酮康唑软膏来治疗顽固性耳痒。酮康唑软膏属于一种复合剂药物,是由酮康唑和丙酸氯倍他组合剂[2]。前者具较强的抗真菌、酵母菌、变形杆菌等,后者具有抗炎、抗过敏,增加细胞代谢,可以减少水肿,调节神经,增加腺细胞代谢,不引起皮肤干燥萎缩,二者协同起到杀菌抗炎、抗变态反应,调节末梢神经软化干燥皮肤。通过对117耳顽固性耳痒的治疗,总效率占94.02%,起到较好效果,但对全身疾病引起的耳部症状需在全身治疗基础上使用酮康唑软膏。117耳中无效患者,糖尿病占5耳,内分泌紊乱占2耳。经反复复诊使用酮康唑软膏未发现副作用,包括经常使用的患者,但在涂擦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外耳道后皮肤或鼓膜。

【参考文献】
  1 郑中立,郭敏,李哲生,等.耳鼻喉科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38-340.

2 梁慧芬.中国药品手册年刊,第9版.CMP Medicapacific ltd出版,1103-1105.


作者单位:510310 广东广州,解放军第421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作者: 许风山,刘忠钰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