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2008年第5卷第2期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
摘要:【摘要】观察自体角膜上皮细胞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95例翼状胬肉患者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关键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翼状胬肉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观察自体角膜上皮细胞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95例翼状胬肉患者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2年。结果 95例中93例治愈,2眼复发。其中2眼均为复发性翼状胬肉。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但术后复发率高。自2000年以来我们根据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理论和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9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95例,男39例,女56例,年龄32~76岁。其中复发性5例。全部病例胬肉头部均浸入角膜缘2~8 mm。

    1.2  方法  在显微镜下,用倍诺喜表面麻醉开睑器开睑,2%利多卡因作浸润麻醉,自角膜侧切除胬肉组织,分离胬肉组织与巩膜的粘连,切除胬肉头部及角膜缘后3 mm×5 mm球结膜,分离结膜胬肉体部并切除,取颞下方4 mm×3 mm球结膜并带宽0.5 mm透明角膜上皮组织,并将其移植于巩膜裸露区。移植片的角膜侧与植床的角膜缘相吻合,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4~6针,取材处球结膜不做处理。

    1.3  术后处理  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混合液0.5ml,包扎隔日换药。荧光素染色观察植片及角膜上皮生长情况。1周拆线。

    2  结果

    2.1  术后反应  大部分病例早期结膜充血水肿,伴有异物感,角膜创面平整,植片血运良好,角膜荧光染色阴性。

    2.2  随访结果  经6个月及1年观察,93例角膜上皮光滑,内眦结膜无充血,胬肉无复发,视力不同程度提高。

    3  讨论

    目前认为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是风沙、紫外线等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角膜缘干细胞的损伤,导致干细胞功能屏障的破坏,引起结膜下纤维组织增生长入角膜[1]。翼状胬肉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传统的手术有较高的复发率[2]。胬肉术后复发的原因较多:如术中切除不彻底、残留病变组织、慢性炎症刺激、反复充血不退等。另外胬肉手术不但造成角膜上皮缺损,相应处角膜缘浅层组织亦受到破坏,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屏障的作用,使结膜上皮细胞增生过快,角膜上皮结膜化。角膜上形成新生血管导致胬肉的复发。而通过角膜缘自体干细胞移植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具有降低复发的效果,这是由于角膜缘干细胞具有更新和组织再生功能,它在局部和角膜上皮愈合中起重要作用,不仅为病变区角膜缘提供正常的角膜缘干细胞,而且能维持角膜表面的完整性,恢复角膜的透明性[3]。将带角膜缘的球结膜移植到胬肉切除区。植片区成活的角膜缘干细胞行使自身功能,同时结膜瓣能起到“栅栏”作用,阻止胬肉复发。基于双重作用的结果,因而能够起到防止胬肉复发的作用。

    该手术方法简单,角膜上皮愈合良好,无排斥反应,取得了最佳的美容和治疗效果。无一例发生睑球粘连,在临床上是治疗翼状胬肉较好的一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雨生.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4,18:226.

2 孙秉基,徐锦堂.角膜病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435-438.

3 郑丹.翼状胬肉手术治疗不同术式的比较.临床眼科杂志,2004,4:339.


作者单位:225300 江苏泰州,泰州市人民医院眼科

作者: 窦裕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