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2009年第6卷第1期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科学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近12年来各科气管切开术9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皮肤气管瘘1例。经抗炎、止血、重新插管,加强局部换药、吸痰等治疗和护理,除1例喉癌患者拔管困难,带管出院外,其余7例并发症均得到控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科学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近12年来各科气管切开术9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轻度颈部皮下气肿1例;迟发性出血1例;皮肤气管瘘1例;拔管困难,带管出院1例;导管阻塞,呼吸困难1例;脱管1例;2例有肺部感染。经抗炎、止血、重新插管,加强局部换药、吸痰等治疗和护理,除1例喉癌患者拔管困难,带管出院外,其余7例并发症均得到控制。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科学的护理和正确的气管切开手术操作同样重要,能有效减少和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垂危患者的急救手术,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及术后身体体质差,并发症可随时发生。因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我院近12年来各科气管切开术9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8例的情况,探讨一下气管切开术后科学护理的重要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轻度颈部皮下气肿1例;迟发性出血1例,原因为甲状腺小动脉破裂出血,经及时结扎止血;皮肤气管瘘1例;拔管困难,带管出院1例;导管阻塞,呼吸困难1例,重新更换气管导管后呼吸平稳;脱管1例;2例有肺部感染。

    1.2  方法与结果  经抗炎、止血、重新插管,加强局部换药、吸痰等治疗和护理,除1例喉癌患者拔管困难,带管出院外,其余7例并发症均得到控制。

    2  讨论

    2.1  常规护理  病室安静,温度、湿度适宜,专人护理,备齐急救药物及用品,观察病情变化,维持下呼吸道通畅,术后语言受限,护理周到。

    2.2  术后护理问题  (1)清除呼吸道低效;(2)有气体交换障碍的危险;(3)舒适的改变; (4)语言沟通障碍;(5)有感染的危险; (6)有发生潜在并发症的可能; (7)家庭应对无效。

    2.3  手术创面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1)手术创面的护理:在贴皮肤面以油纱布覆盖,表面以干纱布覆盖,每日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更换敷料,并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等征象及分泌物颜色,切口感染后分泌物多呈草绿色或铜绿色,应及时进行分泌物培养,分离致病菌株后指导临床用药,伤口局部有感染者,可用高敏抗生素。 (2)对于经严格堵塞试验后拔管者,以蝶形胶布封闭手术瘘口,于第3天再次以蝶形胶布加固,多于拔管后第4~5天全部愈合。

    2.4  术后留置物的护理  (1)更换外套管,带管时间较长者,每4~8周更换1次,在2周后换管者,组织间隙已闭合,假道形成,即可较易换管。(2)防止套管脱出,套管系绳打死结,松紧适宜,随时调整。 (3)套管内壁应每日至少早晚清洗煮沸消毒1次,管口上覆盖两层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浸湿过的纱布,以保证吸入的空气有一定的湿度并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气管内,纱布应定期更换。 (4)套管下的纱布每日更换两次或根据情况随时更换,更换纱布时可用3%双氧水和75%酒精擦洗创面和周围皮肤,同时应注意检查纱布上分泌物的颜色和创面的清洁程度,以判断感染的情况。(5)拔管:对于原发病已痊愈或减轻,喉梗阻已解除者,做拔管准备工作——试行堵管,可先堵阻1/3~1/2,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现象,观察24 h,呼吸通畅,可行完全性堵管,观察24~48 h后拔管,对于因非喉部疾病行气管切开者,如无气管插管等喉部可能损伤的情况,可于呼吸功能衰竭纠正后,直接全堵管进行观察,并于24 h后拔管。 (6)加强吸痰:每2 h翻身、拍背、吸痰1次,吸痰应轻柔。正确的吸痰方法非常重要,选择吸痰管的管径为气管套管直径的1/2,成人一般选择14~16号吸痰管,插入深度为10~15 cm,轻轻送入气管内,当达到深度时旋转提出。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吸痰负压为10.6~16.0 kPa,严禁动作粗大,以免损伤气管内膜。吸痰后给予高流量吸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感染机会。吸痰管一次一换,进入气道内吸痰,一经退出气管套管外,不能再重新插入吸痰。进入气道的吸痰管绝不能被污染,如疑似污染应及时更换。吸引器的连接管、引流管应每天更换[1]。(7)如痰液过分黏稠和不易吸出,可每次吸痰前向气管内滴入α-糜蛋白酶或3%的苏打水,生理盐水5~10滴,以利痰液稀释和吸除。(8)肺部感染严重时,除加强吸痰、翻身和全身应用抗生素外,还可向气管内滴入或雾化吸入相应的抗生素。 (9)室内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约22 ℃,用来苏儿拖地2次/d,必要时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d,20~30 min/次。 (10)病情稳定,痰液明显减少时,呼吸、咳嗽功能明显好转时,可先试行部分堵管1~2日,经严密观察无呼吸困难和缺氧等征象时,再完全堵管2~4日,仍无不良反应时即可拔管。拔管后创口用消毒油纱布填塞和纱布覆盖,短期内即可治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气管切开术后科学的护理和正确的气管切开手术操作同样重要,能有效减少和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凌文娟.42例喉癌患者术前、术后护理体会.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8,16(3):238.


作者单位:贵州清镇,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

作者: 洪 阳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